青墨小说网

第24章(第2页)

“泾水一斛,其泥数斗。

且粪且溉,长我禾黍。”

所谓粪,即淤也。

予出使至宿州,得石碑,乃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之功。

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

“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

这淤田法已经实行过多年而且成果显着。

而我们的苏大才子却说什么,

“至于所行之事,行路皆知其难。

何者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

秦人之歌目:

‘泾水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何尝言“长我粳稻”

耶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

必用千顷之陂。

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

注4.

作为一个从未种过地的世家公子,竟然凭借着一手歌谣说着淤田里只能长“禾黍”

,长不了“粳稻”

“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

这不是正说明淤泥很多,大大的需要淤田疏通河道么?不然等着泛洪决堤么?

“陛下遽信其说,即使相视地形,万一官吏茍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縻帑廪,下夺农时,堤防一开,水失故道,虽食议者之肉,何补于民?天下久平,民物滋息,四方遗利,盖畧尽矣。

今欲凿空访寻水利,所谓“即鹿无虞”

,岂惟徒劳,必大烦扰。”

你自己草率发言,“即鹿无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