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取消这个步骤后,富户们便可以从中做一定的手脚,对于心有不愿的人来说,或多或少能节省一点。
听完,众人一副如获至宝的表情,大家都高兴的夸赞:
“皇帝英明和黄大人威武!”
南陵温们肯定也在场,他们联系秦京的前后行为,立马看出:
黄德和是打算堂而皇之的把治水的功绩大包大揽,而且是要趁副相韩稚圭来到杭州之前。
南陵温们虽不重名誉,但也不会便宜小人,于是乎,在赵仲明的建议下,苏子瞻开始动笔反击。
他要歌颂治理西湖的劳动人民,更要从中穿插出许多关于工地的回忆,向世人表达一个事实:
治水工程能顺利推进,有皇帝和中书的政策支持,有地方商户慷慨解囊,更有十几万百姓的辛勤劳作,但和巡察使的英名神武指挥无半点关系。
黄德和在看到这些文章后,心里很不服气,但拿这个做文章,给苏子瞻穿小鞋是很不现实。
思考在三,他觉得若想扳回舆论,只能以同样的方式反击,于是乎秦京又担任了这个重任。
秦京有自知之明,按常理去写文章他根本不是苏子瞻对手,不过可以另辟蹊径。
机会很快就来倒了,立马就要到茅山运河和盐桥河闸门的落成之日。
秦古想到范仲淹是看图写下的名篇《岳阳楼记》,于是自己也开始脑补画面,决定虚构一篇文章。
秦古将天气和出席人物以及时间留缺,随后根据自己平日里的经验,,先把开闸和闭闸过程学出,又重点描述了黄德和是如何跑前跑后,以及募集资金的过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尽管苏子瞻也是文思如泉涌,但也要在经历过仪式后,才能去写文章。
而且,如果他还要润色一下语句,检查下细节,起码要等到第三天后,杭州本地才可以看到此文。
但秦京的文章,只是两天时间,除了在杭州外,更连汴梁都已经传阅开。
这一招先入为主,肯定为黄德和搬回了许多的名声!
如此传播度,立马让赵仲明清楚,秦京肯定是事先写好的文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请大家收藏:(91919191)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更新度。
他也忍不住拿来一阅,现除了开头天气完全正确外,后面的描述都和具体过程无关。
为此,他找到苏子瞻和南陵温,一脸无奈的说:
“这秦京也是个人才,还知道这样去揽功,真是无底线!
不过他真是现我们的弱点了,我们不会去瞎编的!”
苏子瞻这边,也仔细的看完了秦古的文章,他说:
“秦京的内心也太强大了,编纂的事也可以描绘的如此绘声绘色。
你们都知道,前日黄德和是最后才现身,而且只是走了过场,没有参与任何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