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放在菜篮子里,带上长钱和寒衣和鞭炮草纸,上山挂坟去了。
村里人对清明节很是看重,周父周承义也都跟着一起去的。
老周家是唯一在坟前放了鞭炮的,啪啪啪的声音非常响亮,惹得大家都羡慕的很。
过年在坟前放过鞭炮,清明节又放,说明子孙有出息。
子孙有出息,坟前都比别人热闹。
听着恭维的话,周二嫂与有荣焉。
总觉得自家坟头的风水好,旺子孙,自己家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吃过中午饭,周母自己一个人去县城了,临走的时候给周二嫂塞了两块钱。
她现在手里有点钱,愿意花点钱买消停。
周母知道,自己要是没点表示,周二嫂必定是要闹一闹的。
更何况简心怡留了下来,希望周二嫂能看在钱的份上,不要找事。
傍晚的时候,周泰和拿着菜茶小队的人员名单过来了。
12户人家,每家出一个人。
考虑到手脚快慢的问题,大家都一致选择了多劳多得。
干得多拿得多,干活都有劲,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人划水混日子。
被派出来采茶的都是妇女,有的是婆婆,有的是儿媳妇。
茶园里的茶一天一个样,基本都冒出来了。
但是芽头还是太小,就是一根针,简心怡决定再等三两天,至少要长到一芽一叶的时候。
周母回城后,简心怡便揽下做饭的活。
周父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也看出来简心怡不在意这个。
客气了几句,然后就去地里干活,等着到点回家吃饭。
简心怡做饭好吃,周父高兴的不得了。
哪怕是个简单的土豆,她也能变着花样做出来,各种口味的。
而且有她在家里,家里也热闹。
和周承义两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基本是各吃各的,也不说话。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周承义。
从地里干活回来,远远就能看到简心怡忙碌的身影,看着心里就踏实。
两天时间,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茶园里的芽头都冒出来了,像雀舌一样,很是漂亮。
茶园并不是在一起的,都是一块地一块地的,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每一个生产队的区域也不一样,正好采摘的时候也不容易被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