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132章(第2页)

河水静流,杨柳倒映在水里,水动柳枝动,风动柳枝动,心里装着柳枝的人,心一动,柳枝也动。

岳青平心动了,满眼碧柳徐徐而动,仿若女人的腰枝,纤细柔软,纤巧地踩着舞步,又若丝绸,薄如蝉翼,在风里飞扬。

“我觉得啊,这杨柳像美女,婀娜多姿,韵味十足。”

金正山看见与柳枝相互衬托的岳青平,由衷感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把杨柳比作女人的,前有古人,后有师兄。”

岳青平笑嘻嘻地说道。

“是啊,古人最喜对花草树木寄托情怀,比拟也是千思万巧,我们今天再多的比喻,都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金正山笑。

“特别是唐诗宋词中,借树木为依托寄情抒怀、隐喻‘比’‘兴’者,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就以赞美丹橘的耐寒本性,来以示自己坚忍不拔的节操,古人都含蓄,寄思不说思,怀志不诉志,愁不说愁,爱不说爱。”

“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语泪先流。”

岳青平觉得师兄说得太对了,想起辛弃疾那句,“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又想起李清照那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大多是顾左右而言它,偏偏又能知道他们到底要言什么。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花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金正山眼睛看着岳青平,轻轻念道。

岳青平听出是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有些疑惑金正山的表情。

“我以前常常倚在那里,念这首诗。”

金正山向后一指。

后面正是他当年住的老师宿舍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