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没多说什么,只把胳膊搭在李主任肩上,两人都陷入沉默中。
“你现在知道水利部的那位部长是谁吗?”
李主任突然问道。
“哦,是不是那位宣读过《和平北平协议》的人?”
赵强问。
“没错。
我们以前就在一起共事,在内蒙那场战打过交道。”
“我记得,包头战役吧。
听说杀了过3ooo敌军,大捷啊!”
赵强兴奋地说。
李主任拍了一下赵强,“少岔题,没有这么多日本人。
那是清军伪军,大约有3ooo人左右。
日本兵还不到千人!”
。
“还有特别的是有一个自称科考队的小队。”
“他们那个头儿,大背头型……除了年龄不大相同,他跟我当时遇到的一个日本兵非常相像。”
赵强点了点头,“是叫一郎?在日语中是一般的家庭给第一个儿子起名常用的方式。”
“对,这些人确实取名字有点随意。”
李主任叹了口气,“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就是我当年擒获的那个一郎的父亲。”
接下来的描述让李主任感到自责。
“本来押送他们的两个战士对他们很礼貌,不料途中那些人趁机逃散。
结果导致一个战士牺牲,另外一个受伤,而那个大背头型的人逃走了。”
说到此处,李大胜哽咽起来,眼中泛着泪光。
“为什么当时没早点觉察到异样?为什么给了那群好待遇呢……”
“该死!”
他咬牙切齿地补充了一句。
如果不是纪律,我现在就要干掉他!”
李主任紧握着手里的说。
话音未落,办公室门响了起来。
门外传来部长沉闷却有力的声音:
“要不是守纪律,先宰的是你吧!”
部长一边骂一边推门进来,瞪了一眼李大胜,并将赵强的新型扯乱了点:“老李啊!
脾气怎么学得如此乖戾?”
“部长让你研究图纸的事,你跑到这里来说什么歌?”
“你说要是你能提前察觉对方动向,我们会需要来处理烂摊子吗?!”
赵夏喊痛连连,“报告内容我看不懂,不过本国人肯定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印好了才带来这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