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乖巧地躺着,眼儿闭着,一副睡得香甜的样子,心里实是另一番光景。
她,本不叫宁阳,前世不过是个普通的文史专业的学生,家境普通,长相普通,身材过得去,性子温和内向,随遇而安,懒得创业,也不想着嫁个有钱的不劳而获,只想着找个普通的工作,嫁个普通人,生个孩子,人生就可以圆满了。
她就是这样的人,怎奈一场车祸让她来到大周王朝。
刚来的时候,这身子还未满月,母妃柳氏婉柔,当朝礼部郎中的三女,三品的官职,家族在朝中算不得显赫,却凭着娴静不好与人争斗的性子甚得帝喜,曾为四妃之下,九嫔之首,称柔昭仪。
身怀龙胎之后,帝大喜,于四妃之外加封一妃,称柔妃,独居芷兰宫,与皇后的慈仁宫、贤妃的贤芳宫互成犄角之势,在宫中一时风头无两。
贤妃为人跋扈要强,娘家乃是朝野大族赵氏门阀,父兄都是手握一方兵权的大将,自然容不得一个小小的书香门第之女对自己构成威胁,得知柔妃生的是个公主,借着贺喜的由头冷嘲热讽。
柔妃生性柔弱,刚生产的身子体虚气弱,受了气也不愿扬说,憋在心里生出了病。
公主比不得皇子,满月礼不宜大操大办,却在几日前见几个尚仪奉后懿旨来了芷兰宫,一切比照四妃规格办理。
皇后元氏出身三百年之大族元氏门阀,其父乃当朝宰辅,两朝元老,门生遍布天下。
实乃当朝第一大族,元皇后的性子却是稳重贤淑,从不自恃门庭,不逞强斗宠,是以位居中宫五年,帝后之间相敬如宾,和睦不减,中宫之位固若金汤。
皇后的懿旨一下,各宫自柔妃得女后便在观望的人立刻明白,柔妃帝宠不减,忙进礼以贺。
上到四妃,下到九嫔、再到婕妤美人、才人宝李、御女采女,无一不忙着准备宁阳的满月礼,即便是托着关系也想着要送递上来。
皇后亲下了旨意,便到了芷兰宫里来,随侍太监一嗓子喊着“皇后娘娘驾到”
,一屋子的宫女太监跪到院外接驾,呼呼啦啦地吵醒了正在午睡的宁阳。
皇后一身浅赭罗叶对襟襦,霓裳朝霞裙,外罩着浅红金凤银绣宽衫,梳着半翻髻,粉白的牡丹点缀其上,衬得她容貌端庄里平添几分妩媚。
她笑着亲自扶起柔妃,拉着她的手走进屋里,共坐于木榻之上,两相比较,倒显得以娇柔婉约闻名的柔妃素淡憔悴不少。
元皇后笑着安抚道:“本宫带了些宫人来帮帮妹妹的忙。
妹妹身子未好,这些事只管交给宫人去做,你带着宁阳只管看着就好。”
柔妃面上应了,心里却惶恐,这些日子以来帝后之恩实在天高地厚,自己只是诞下个公主,皇后便亲下懿旨,满月礼比照四妃所出的公主规格。
这样的恩待岂能只看着就好?到时只怕要落个怠慢懿旨的罪名。
元皇后见柔妃的贴身女官正抱着宁阳,笑道:“抱来给本宫看看。”
女官忙将宁阳抱了过去,皇后亲自抱了,那时宁阳睁着眼,视力却很是模糊,只能看到黑的白的,分辨不清,却听皇后笑道:“真是个可人儿的,想必将来定能如妹妹般温柔如水。”
柔妃赶忙道:“不过是个小公主罢了,能承姐姐吉言,是宁儿的福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