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当时解愁实在不好打扰,只能候在不远处的廊下,略等了半个时辰,才急忙传话进来。
霍皖衣轻轻咳了一声。
他回头去看,笑道:“夫君以为该如何?”
谢紫殷还倒卧在床榻中,闻言,漫不经心地应他:“如今你才是丞相,你说什么便是什么,何须问我。”
霍皖衣道:“那我即刻动身进宫。”
谢紫殷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临行前,霍皖衣又折返回来,走到床前。
他不发一言,谢紫殷挑了下眉,问:“你想说什么?”
霍皖衣道:“……方才一直没有时间问,现在我想问一问谢公子,四年前的事情……我们一笔勾销了吗?”
谢紫殷深深看他片晌,微笑道:“那桩事绝不会一笔勾销,但至少,不要重蹈覆辙。”
他神色间隐有动容。
良久,霍皖衣道:“好。”
笔墨洇于纸上。
梁尺涧双唇颤抖,迟迟不能落下笔来。
他之一生,读诗书、知礼仪,懂何谓忠仁孝义,但从未有如此一刻,万册书卷讲过的人间至理,也无从教他写出一个字来。
他自知起因是玉生挟十万私兵自立为帝。
这般疯狂。
这般大逆不道!
倘若那人当真此时此刻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绝不会心软半分,必要知晓个通透。
届时究竟怎样处置,他也不会皱半个眉头。
但今时今日,他写不出一个字。
他做不到骗玉生回盛京。
他怕。
即怕自己从此成为于江山社稷无用的罪人,也怕自己一封书信寄去,也成了谋害玉生的帮凶。
他迟疑两难,踌躇不安。
叶征就坐在桌前。
他们隔着这张桌子,目光错开。
谁也不曾开口。
刘冠蕴按着他的手腕,沉声道:“……事有轻重缓急。”
他是明白的。
梁尺涧想。
无论如何,都是玉生先自立为帝,引起朝廷动荡,也动摇了天下民心。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玉生的所作所为,都先将他置于危险的洪流之中。
可是他若是舍得……
这封信,又岂会写得如此艰难?
玉生无情无义,不仁决绝。
他却无法与之相同。
梁尺涧最终搁下毛笔,后退几步,跪倒叩拜在地。
他一跪不起,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