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儒说:“君王做的对而朋友做错了,就应当违抗朋友而顺从君王;朋友做的对而君王做错了,那就应当违抗君王而顺从朋友。
杜伯罪不至死,君王把他杀了,天下必定认为君王不贤明。
臣如果不能劝谏阻止,天下必定认为臣不忠诚。
君王如果一定要杀杜伯,臣请与杜伯一起受死。”
周宣王怒气冲冲,说:“朕杀杜伯,如同除掉一根小草(如去菜草),哪那么多废话?”
喝教:“快斩!”
武士将杜伯推出朝门折了。
左儒回到家中,自刎而死。
杜伯之子隰(xi)叔,逃奔晋国,后来在晋国做了士师之官。
子孙遂为士氏,食邑于范,又为范氏。
后人哀杜伯之忠,立祠于杜陵,号为杜主,又曰右将军庙,至今尚存。
注:1【士师:官职,《周礼》列为秋官司寇之属官。
掌禁令、狱讼、刑罚之事。
】
2【氏:表示某一宗族的称号。
秦以前,男人有姓有氏,氏是姓的分支。
用以区别子孙之所出。
故常以居住或分封之邑名、任职官名、从事职业名或祖先字号为氏。
】
3【食邑于范:卿大夫封地,收其税赋而食,故称食邑,亦称采邑。
范,今山东范县。
】
4【杜陵:今西安市东南。
】
再说周宣王次日,听说左儒自刎,心里也后悔杀了杜伯,闷闷不乐,回到宫中,当晚一宿没睡,于是就得了恍惚的疾病,话语不清,经常忘事,成天迷迷瞪瞪,也经常旷工,不处理朝政了。
这是公元前785年、周宣王四十三年的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