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的士人还有宗室中都有不少好酷好男风之人,还有宫中的内侍也有好男风的,像是此人的容色自然是被不少见到过此人的人所垂涎。
不过,垂涎归垂涎,但却是不好动他的。
因为这人有个后台,有他在,那些垂涎他的人也只好抹掉口水了。
“殿下,此人是司礼监新任的随堂太监韦瑜,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的太监史宾的徒弟。”
皇翰林躬身对纪文楷介绍道。
“韦瑜?原来姓韦……”
纪文楷喃喃道。
这个名字真好听,而且和他人很贴切,“瑜”
乃是美玉,他不是就如同一块美玉一般么,人如其名啊……
纪文楷在心中暗暗赞叹,觉得他的名字念在口中都如同他人给自己的感觉一样美好。
——
回去后,纪文楷就对韦瑜这人上了心,派了人去细细打听他的情况。
负责去打听的人回来向他禀告:“殿下,这叫韦瑜的随堂太监是九岁多不到十岁进的宫,他是由负责净身的老太监齐三领进宫的,据说这韦瑜是齐三的同乡,韦瑜的爹娘因为家乡大旱饿死了。
临死托付齐家人帮着给韦瑜找条活路。
齐家老大就做主把韦瑜送到京里,让齐三找人给韦瑜净身,进了宫做内侍。
韦瑜先是去了皇太后那宫里学着伺候人,后来皇太后见他机灵,一次秉笔太监史宾去慈庆宫见皇太后,皇太后就说她那里有个机灵的内侍,可以跟着史宾做徒弟。
皇太后这么说了,史宾自然要奉承,立马就收了韦瑜做徒弟。
不久,韦瑜就在师傅史宾的帮助下进了司礼监内书堂读书。
韦瑜也是个争气的,在内书堂内学习,就数他学得好,经史子集多有涉猎,更写得一手好字。
在内书堂学了三年后,他就被要到了文书房去写字。
如此两三年后,前些日子升成了文书房的随堂太监。
这年纪就做了司礼监的随堂太监,可说是顶顶年青了。”
“韦瑜今年多大?”
纪文楷问,虽然他看韦瑜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但还是想确定知道他的年纪。
“禀殿下,说是满了十六岁了,到今年九月十七岁。”
“九月?我也是九月过生辰呢,这么说是比我大上差不多六岁了。
对了,你可探听到他平日都喜欢些什么?”
“奴打听了,这韦瑜素日爱收集些文玩,得空出了宫爱去买字画文玩的坊市瞧东西。”
纪文楷勾唇一笑:“倒是个风雅的人。”
那来回话的内侍接话道:“殿下也是喜欢收集那些文玩,韦瑜倒跟殿下是同道中人呢。”
“同道中人……但愿如此……”
纪文楷眼有亮色,随即吩咐:“你去打听下韦瑜啥时候有空,请他到我这里帮着我鉴赏一件古画。
记住喽,务必把人给我请来,请不来的话,你也就别在我跟前当差了。”
“是,殿下,小的一定把韦瑜给请到清宁宫殿下这里来。”
没过两日,韦瑜果然被那内侍请到了三皇子纪文楷所在的清宁宫。
纪文楷拿出来一副宋代的古画让韦瑜鉴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