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见过杨家小姐,秀外慧中,出身名门,得她为妻,我十分满意。”
韩氏道:“话虽如此,杨家小姐进了门,就是儿媳。
孝道大过天,要是气着母亲,岂不是罪过。
她还怎么自处呢?”
宇文基:“兄弟不是傻子,大嫂的心思我明白。
要是弟媳出身不如你,想必你就高兴得很。
母亲的为人,我也明白。
不管是谁当她的儿媳,她都不满意。
大嫂也是拿着皇后娘娘赐的戒尺嫁进来的。
如今在家里立了足,当了家,想起立威风,还要助纣为虐不成。”
韩氏红了脸道:“三弟说什么胡话,我哪是这个意思。
只是不想大过年的,家里人争执起来。”
宇文基道:“即如此,麻烦大嫂准备聘礼。
不敢比大哥的排场,也要对得住两家的门庭。
过了元宵,就着人去杨家下聘吧。”
宇文尚书也道:“他大嫂呀,你母亲上了年纪,操不上心了。
你是长嫂,如今掌家,理应如此。
正月二十六是个好日子,媒人我准备托晋王妃去,就这么定了,你辛苦点。”
两夫妻在府里吵了一天,还是拗不过一家之主的宇文尚书。
陈氏受了皇后的赏,心里既感激又得意。
轻轻抚摩着画轴,金钗与丝绸小事,这幅画却是难得。
英王妃酸道:“弟妇,不要一直拿着了,小心手酸。
娘娘赏你的,还能飞了不成。”
陈氏一笑:“没想到皇后娘娘如此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我真是受宠若惊呢。”
英王妃笑道:“弟妇一向擅长以小搏大。
自己画一幅图,抄一卷经,转头就换了名画,金钗、上等丝绸。”
陈氏道:“我事前并不知道今日要进宫,又如何会提前准备礼物。
只是我平日确实喜欢抄佛经,有了心得时画上一两幅。
我不似长嫂一般,出身大家,金的、银的压塌了箱子底,随便拿件东西就是宝贝。
这是我能拿的出手的心意罢了,皇后娘娘也没说什么,自家嫂子倒是说上一大堆酸话,叫我不知如何答了。
可见这大家出身,只是眼中有物而已,说话修养上也没大见长啊。
若是长嫂闲了,画个一幅两幅的送上去,皇后会赏你名画也不一定。”
英王妃气得说不出话来,暗想陈氏这人,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刚借了女儿的光,能搭上皇后进宫贺个新年,说起话来就夹枪带棒。
以前见了自己,恨不得马屁拍红。
窝囊的时候,杨茭骂到脸上都不敢回嘴呢。
回到住处,与长女闲谈,就把陈氏的事说了又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