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就催促杨筱光赶着交剧本。
剧本是按她的构思请了人来写的,而她的构思是从方竹那边讨了来的。
最近几天的上午,方竹没事就会和她通通电话。
她明白,那是老友养病寂寞,她很乐意同老友闲侃一阵,顺便报告领导动向。
当然,杨筱光不认为这是打小报告。
是方竹先问的她:“你们新广告准备怎么拍?”
杨筱光短短说了一下上回的情景构想。
方竹说:“我有一个故事。
“三十年代战火纷飞的上海滩,唱戏的女孩遇到做记者的男孩,相遇之后是相爱。
后来男孩参军,女孩等他,等了一辈子,他没有回来。
时光飞逝,来到七十年后的上海,繁华的上海街头,穿着时尚的女孩在十字路口,惊鸿一瞥,看见男孩的身影。”
杨筱光摇头:“这么老土的剧情。”
方竹说:“这是真人真事。
人生就是一出戏,你别嫌弃它老土。
你的情景构思刚刚好符合这个剧情,三十年代的时尚,跨越战争,跨越岁月,如今还能流行,就像那个年代的感情。
我们不需要阿达派的JUSTDOIT。”
杨筱光灵机一动:“广告可以叫‘我一直在这里’,哇,怀旧的。”
“没错,有年代就有文化。
当年的上海相对如今要摩登百倍,拍得色彩浓烈缤纷,比暗黄老照片更有效果。”
“竹子,你应该做广告。”
方竹笑:“我不抢你们饭碗。”
杨筱光来了干劲:“我得把构思整理一下,交给人编剧去。
这条广告好,说明咱们的品牌也有历史感。”
她朝何之轩办公室探探头,“今天领导下午要开一个项目沟通会,大约六点可以下班了,你安心在家等吃晚饭吧!”
方竹嗔她:“八卦精”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