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河可不惯着偏心的老太太,忍不住喷道。
“二弟,你这是什么话。
相公他的钱不也都用在读书科考上了吗?
他也没乱用半分啊!
他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要不是相公考中了秀才,咱们家能每年省下那么多粮食,能余下这么些银钱吗?能在村里这么得人敬重,这还不都是相公的功劳吗?”
大嫂高氏出来维护自家相公。
“大嫂,我怎么没看出来他是为了这个家啊!
家里就算靠着他多余下点银子,那最后还不都是花在你们大房身上了。
其他人都跟着沾啥光了,每天累死累活的拼命种地,还不都是供着你们一家。
要是有个真才实学,想去继续科考。
这钱大家勒紧裤腰带也就出了。
可这是想走歪门邪道,买考题那是科考舞弊,那是国家大案,出了事那是要掉脑袋的。
爹,你可要多想想,万一出了意外,咱们老肖家都是要跟着倒霉的。
这一大家子的未来可都掌握在您老的手里,您可得多思量,思量才行。”
老肖头听了二儿子的一番言语,心里有些害怕起来,他沉默的连抽几口旱烟,思考了一会,望着老大说道。
“老大,你二弟说的也有些道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买考题不是正路子。
我看还是算了吧,你还是去正常科考。
这银子家里还拿的出,你就安心科考就行。”
回到家一直沉默不语的肖大江,见老父亲转变了主意,这才撕下淡然的面具,有些急躁的赶忙保证。
“爹,娘,孩儿这样做也是为了这个家。
我寒窗苦读这么些年,一直也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高中举人,光大门楣。
可如今的朝廷就是这个样子,我不去买考题,别人也会去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