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即便原先有些人能窥见那巨眼,却不一定能够看到如今这座小院、这位老者?
这可真是上天对他格外的眷顾。
嬴政心情为之一荡。
他是大秦的天下之主,有“历史影响力”
,这仙迹才肯为他泄露天机,那秦二世呢?将他大秦都灭亡的罪魁祸首,应当也称得上一声“影响”
吧?嬴政心念回转,再沉声命令道:“遣人前往诸位公子公主宫殿中暗查,是否也有人能独自观阅仙迹。
另外……再派遣秦吏离开咸阳往各地寻访,刺探是否还有其他人可以独自观仙迹。”
蒙毅再次领命离去。
嬴政却望着蒙毅匆匆的背影兀自沉思,他倒要看看是哪个不肖子葬送了他大秦江山!
会是他的长子扶苏吗?他虽育有子女二十余人,但能得他悉心教导、亲取名讳的却仅有扶苏一人。
秦国与楚国几乎世代联姻,一个皇后所带来的背后势力不可小觑,如今天下初定,嬴政不愿壮大任何一方的势力故未曾立后,他的子女也就没有了嫡庶之分,但受西周以来所遵循的嫡长宗法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扶苏作为长子的分量,在嬴政心中也是截然不同的。
嬴政为扶苏取名时,倒没有想起那首打情骂俏的《诗经·郑风》,他是个冷肃务实之人,每日批阅的奏疏要以车来论数量,他最厌烦的就《诗经》中是天天你侬我侬情情爱爱的郑国诗歌,真是群吃饱了撑的的闲汉!
若真的无事可做,可以去修长城啊?
扶苏出生时,他还未统一六国,吕不韦背叛他,连亲生母亲都恨不得他死……他头一回为人父,低头去看那裹在锦缎中踢手踢脚的胖小子时,只觉格外奇异。
他向来冷硬如石、冰寒如铁的心,好似被那孩子明亮洁净的眼睛一望,轻轻软了一块。
“扶苏。”
他自然而然便吐出了这个名字。
在秦朝,“扶苏”
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它既是兵车上坚硬的藩盾,也是树木茂盛的形容词。
嬴政希望他的长子如藩盾般勇毅,也盼望、祝福他能够茁壮成长,能长成一棵能够荫蔽天下秦人的参天大树。
此时此刻,想起幼时扶苏的那双眼睛,嬴政已渐渐平静下来。
他现在不必费心安抚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贼子,蒙毅也已前去探寻秦二世及其他“历史影响”
人士的踪迹……可他的心仍旧悬在半空,他的思绪也不免又飘到那老者的叹息中来,心中困惑无比:“经商君变法,大秦律令森严、全国男丁一半为农、一半为兵,兵力强盛,扶苏若继位……”
他这个儿子资质不差,又备受臣民爱戴,名声极好,虽非开拓之君,但守成足矣,大秦怎会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