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大人也都觉得,他们能略识几个字,就比大部分人都强了,干嘛还要花那个钱呢?
可是,这一切到了京城之后,就全都变了。
入京之后,他们家接触的都是上流人士。
这些人家的孩子,无论男女,人均识字率达到九成以上。
就算是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人家,姑娘们也都是熟读女四书,能写会算的。
于是,他们这三个没正经读过书的,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傅玉衡“呵呵”
笑了两声,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我觉得就不用去了吧。
我都多大的人了,还去什么学堂啊?”
他话音刚落,脑袋上就挨了一下。
“你个臭小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连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甚至觉得,自己听见了亲娘磨牙的声音。
连氏眯着眼威胁道:“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傅石头:“……五哥,我想上学,我可太想上学了!”
——呜呜呜呜,娘好可怕,我敢说半个“不”
吗?
连氏这才笑了起来,温柔地摸了摸自己刚才拍的地方,柔声道:“这才乖嘛。
你好好去读书,等你从国子监回来了,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国子监是寄宿制,每一个月才放两天假,准许家在京城的学生回家住。
傅玉衡笑道:“你担心的那都不是问题。
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像你这般大的,还有年纪比你大的呢。
我也不指望你在那里学多少东西,之所以让你进去,就是让你多结交些人脉。
这对你日后做官有好处。”
在古代社会,官场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地方。
若是不会做人,搞不好人际关系,就得有绝世无双的才能。
比如战国时的商鞅,秦国贵族集团把他恨得牙痒痒,但人家有大才,得国君赏识,硬是把古往今来最难干的变法给干成了。
虽然这位最后没得到什么好下场,但人家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完成了一项千古伟业,自然死而无憾。
不过,自太古开天辟地至今,如商鞅这般的大才,又有几个呢?
得了他这话,傅石头这才松了口气,欢欢喜喜地说:“五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交朋友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