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潆和玄烨守在朕的身边,朕招四大臣和二王拟写遗诏。
朕躺在病榻上多日,早已经想好了遗诏的内容。
琬潆她很紧张,她自己都未曾想到,朕把摄政大权给了她。
其实朕想得很明白,以琬潆的手段和如今的实力,就算朕不把大权交给她,她也一样能拿到。
不如朕遂她所愿,也免再平添风波。
何况,琬潆她爱自己的骨肉,胜过娘家父兄,她做不了吕雉和武瞾。
朕终究还是见不到皇额娘最后一面,不知是她不愿意来,还是琬潆不许她来。
皇额娘,那是朕的生母,朕恨过她,怨过她,知道如今,朕将不久于人世,才隐隐明白,朕最初期望的,不过是她能像百姓人家的母亲,那样疼爱维护自己的儿子罢了。
然,朕们母子,究竟是生在了帝王家……
也许朕见不到她最后一面也是不错的。
遗诏中丝毫没有提到皇额娘,朕没有给她留下任何倚仗,但正是因为这样,琬潆反而不至于对皇额娘太狠。
皇额娘对琬潆没了威胁,琬潆想必愿意给她一个尊荣,哪怕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她也会这么做的。
如此甚好……
多尔衮,皇额娘,乌云珠,琬潆,玄烨,朕在意过的人,朕所有爱和恨,都就此烟消云散吧……
☆、番外5
番外6千古一帝
朕的童年的记忆里最多的,就是温柔的皇额娘和精致的景仁宫。
那时候,朕每天被嬷嬷们叫起来,和皇额娘一起晨练。
偶尔离开景仁宫,不过是坐在软轿里,去慈宁宫请安。
在朕眼中,景仁宫是那样的大,就是整个皇宫,也似乎就是朕所有的天地。
大抵让朕的幼年,少有离开景仁宫的原因,不外是与皇玛嬷有关。
皇额娘是满洲贵女,而非是蒙古出身,又不愿意将朕送给皇玛嬷抚养,因此为她所不喜。
后来朕才逐渐明白,景仁宫也不过是皇宫的一个角落而已,而皇宫和天下比起来,只是沧海一粟。
朕出生之后,皇额娘就很快被封为羲妃,等朕有记忆时,她已经是羲贵妃了,很得皇阿玛的宠爱,代皇后掌管后宫。
或许是朕出生太晚,不曾见到皇额娘被废后所欺的艰难日子,不过朕从总是对皇额娘板着脸的皇玛嬷以及慈宁宫的嬷嬷那里,可以窥见端倪。
在废后之后,被皇玛嬷安排进宫的,就是后来的惠安皇后,由于被皇阿玛所厌弃,她甚至在坤宁宫居住的日子都是屈指可数。
而在她之后,历任皇后都没有在坤宁宫长住过。
朕对她的印象其实很淡薄了。
似乎她并没有废后那样张扬跋扈的性格,很端庄,也很呆板,终日无宠,不是在六宫中位置并不算很好的长春宫,就是在皇玛嬷的慈宁宫。
惠安皇后在皇宫中也不怎么惹人注意,哪怕她是皇后,皇宫中名义让的女主人。
而在皇阿玛宾天后不久过世,原因据说是思念先帝,如果还有别的什么原因,那也不重要了。
她活着的好时候不声不响,过世的时候也不惹人注意。
或许就这样过世,附葬皇阿玛的陵寝,对她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
同一年,自愿为皇阿玛殉葬的,还有谨贵人、淑惠妃和废后,她们都是蒙古出身,哦,而且是蒙古科尔沁出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