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家宅中发生命案……凶手该如何隐藏自己?或许…)
三、死者全是武士,家族在人里中地位极高。
(为何全是高位者……若是妖怪觅食普通的平民岂不是更简单?)
四、全族皆被活生生啃食殆尽,不分老幼。
(谁能做到这一点而不被发现?或许凶手想隐藏什么…….)
五、死前四肢具被打断。
(武士可以理解……老人与孩童这般做又是为何?)
六、法事全由圣白莲所做。
(身份上来说没问题……但为何全由圣来做?……人里的那些家伙……)
七、慧音似乎知道内幕,但选择不闻不问。
(慧音……)
八、圣白莲选择‘我’来解决。
(理由可以推断,人里眼中圣是妖怪,我非人里之人,身份上我很合适。
)
九、魔法森林。
(魔法森林啊……若是我,必然不会选择这里……人里反而最安全……人类不会来这里……但若是故意的呢?……)
十、食人为妖。
(食人的…….就真的是妖怪?…….)
得出最后的推测……盺殃不禁回头看向了人里的方向,那是人类的栖息地,人类的庇护所,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炊烟已从人间之里飘然升起,落日的余辉散落,林中的盺殃看不见那炊烟也看不见那余辉……逢魔之时,盺殃看见的是蔓延落下的枯败…….
盺殃想过在幻想乡中人与妖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交替扮演着猎杀与被猎杀的关系,人类把一切非我族类的都叫作‘妖怪’。
一件事物是否会被判定为妖时,主要取决于人类的意识。
以圣白莲为例,她本为人,而人类畏惧她的年长,畏惧她的力量,并认为她是妖,那圣白莲在幻想乡中便是妖。
这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又是一个及时的过程。
因为人类的畏惧产生了‘畏’,‘畏’非圣白莲愿意,而当有了人类的‘畏’…….圣白莲便有了妖怪的共同性质……她便是世间的‘妖’。
而这次命案将一切线索指向‘妖怪’所为,对于人类来说这合情合理……但还是那句话,能食人的就非得是妖怪吗?人类同样拥有牙齿…….
假设凶手是人类,在这次命案路人皆知的恐惧后,平民会把这次事件的凶手归纳于妖怪……因恐惧产生大量附着‘妖怪所为’的‘畏’…….其后果……呵呵…….
耐人寻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