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扬不等他回答,而是自己说出了答案:“他选择了书生。
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书生。
淳妃当时哭着跟朕说,侠客对于书生情真意切,是宁负天下也不负书生的。
长竞啊,朕其实,也只是想要一个始终能坚定不移地站在朕身边的人啊。”
君王混浊的眼里淌了一滴泪下来,从前碍于君王的身份,心里的面子都让他都说不出来这些话,可是人老了之后,秦扬发现有些话再不说出口,他便真的再也没有救了,
故友不会相救,
说着忠肝义胆的大臣不会为他冒死寻药,
帝王孤零零的,真正的感受到了一个人的悲伤,
付淮已泪不成声,他哽咽道:“臣去,陛下,臣去,哪怕粉身碎骨,臣也定为陛下寻药。”
他从不知陛下心里竟是如此想的,付淮想对得起天下百姓,可是又放不下秦扬,这个人的身影孤冷,一个人坐在长极殿冰冷的地板上,半头的白发,泪水飘荡,
那一声声无奈地叹息都要将付淮淹没,付淮没法对着这样的秦扬说出拒绝,
即便他知道,秦扬始终都是那个自私的秦扬。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
“臣去,陛下,臣这就去。”
兵马司的大将军,大元最高的将领付淮踏着沉重的步子歪歪扭扭的跑出了长极殿,陛下没有留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
半晌,他发出凄惶的一笑,埋在风里,散在尘埃中。
他想: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高处不胜寒,陛下不会自己消化苦楚寒冷,他只会以更加决然的手段伤害周围的人,
因为他也走投无路,穷途末路了。
谁又能告诉他,该怎么办,要怎么办呢?
他早已是……孤家寡人。
第18章
至启九年春,付淮悄悄集结军队,进军南粤。
而此时的四海学堂,却颇有学堂风范,先生与弟子其乐融融,开放包容,竟有兴旺之势,这得力于秦益的一手推动,
而今,四海学堂种类渐渐齐全,大元从这样开放的交流中补充了许多他们未曾认识的事情,对火流子的认识也更近一分,
甚至某些他国已实施且验证的政策经验,或是惨痛教训等等,都为大元提供了借鉴。
而这些人也渐渐的融入到了志阳城的生活当中。
不仅如此,秦益有意无意的让苏维扬参与进来学堂的建设,这里的许多人见了他都会叫他一声“小苏大人”
,他们不知道苏维扬的曾经,也没有那么多的偏见,苏维扬反倒在这里交到了朋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