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募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人对募捐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甚至有人在网上恶意攻击。
“这明明就是在骗钱,谁知道这些钱最后去了哪里。”
“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钱,是不是有猫腻。”
面对这些质疑和攻击,林晓和苏然感到十分委屈,但他们知道,不能因此而退缩。
“我们要用事实说话,公开每一笔捐款的用途和重建的进展,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努力。”
林晓说道。
苏然则通过媒体采访,详细解释了基金会的运作和这次募捐的目的。
“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了孩子们,每一分钱都会用在重建校舍上,欢迎大家监督。”
渐渐地,质疑的声音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并支持他们的行动。
在大家的努力下,资金终于筹集得差不多了。
建筑公司也迅动工,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不能让孩子们在有安全隐患的教室里上课。”
林晓经常到工地查看进度,对施工人员再三叮嘱。
苏然则忙着协调各种物资的供应,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重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一些建筑材料无法及时运达,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林晓,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运输问题,不然工期会拖延很久。”
苏然着急地说道。
林晓思索片刻:“联系附近的运输公司,看看能不能增加运输车辆,或者调整运输路线。”
经过一番努力,运输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程进度重新回到正轨。
几个月后,新的校舍终于建成。
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齐全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谢谢叔叔阿姨,我们终于有新教室了!”
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校园里。
林晓和苏然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感到无比欣慰。
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
“苏然,我们不能只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要考虑孩子们的长期展。”
林晓说道。
“你说得对,我们可以为学校设立一个奖学金,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苏然回应道。
于是,基金会又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后续支持计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