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皎肯定是懂了,脸上一热,还没来得及朝他挥一下拳头,柳先生的戒尺就落到了他面前。
“啪”
的一声,宋皎被吓得一激灵,从位置上跳起来了。
柳先生着他“卯卯,和沉哥儿玩着呢”
宋皎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
“这都隔着一面墙了,你俩还能玩起来”
宋皎也被柳先生赶出来了,和谢沉一样,双手举过头顶,柳先生拿了两本给他举着。
柳先生着眼前两个小孩,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啊你们,真是越长大越调皮,站着,就在外面听。”
两个人低头“是。”
柳先生进去了,宋皎和谢沉对视一眼,没忍住笑了一下。
谢沉顶着笔洗“你是小傻蛋。”
宋皎举着两本“你才是小傻蛋。”
柳先生从门里探出脑袋,胡子都飞起来了“我是傻蛋,行了吧我是老傻蛋”
谢沉和宋皎连忙过去扶他。
“柳老师,你不要这样说,都是我们不好,你不要生气。”
柳先生自己扶着门框站稳了“不用扶,你们回去给我站好了。”
连着上了十天的课,少年们才得以偷闲出宫逛逛。
温知还要去石介堂,一定要学习伙伴宋皎陪同,没办法,宋皎只能陪他一起去。
他们也有些日子没见到江柳两位师兄了。
柳宜和江凭去年过了乡试,现在正在准备会试。
齐国初初立国,朝廷里除了土匪,其他样样人才都缺,陛下与宋丞相合计了一下,为“不拘一格降人才”
,把原本几年一次的科考,全部变成每年两次。
原本江凭为了家里人的事情,意志消沉,想着守孝三年再另谋出路。
柳宜不下去,就拉着他去考了场试。
结果江凭不小心考了个解元。
确实是不小心,据说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凤翔城乡试的主考官一般是柳先生,但是去年,柳宜参考,他为了避嫌,便临时退出这一届评卷,换了一位姓张的先生上。
评卷的时候,卷上的姓名是被遮盖住的,一开始还算顺利,最后几个考官在两份卷子里出了分歧。
两份卷子都是字字珠玑,几位考官不知该如何取舍,判谁一谁二。
最后是张先生拍了板,他拿起江凭的卷子“我这份的行文与文采,像是柳老先生的孙儿的,这份为首,当之无愧。”
结果把卷上的姓名揭开一,了不得,原来这是江凭的卷子。
张先生原想拍柳先生的马屁,结果闹了个大红脸,最后事情闹到陛下那里,谢老当家又不懂,就推给宋丞相,宋丞相了,最后也点了江凭的卷子。
江凭就这样中了解元,柳宜屈居第二。
想拍马屁的张先生虽然误打误撞点对了卷子,但也被降了职。
张先生之后还抱怨过“谁知道那江凭和柳宜的文风这么像又不是兄弟,真是,就是每天同吃同住,也没有这样像的。”
既然已经中了解元,江凭也不好再逃避,用从庆国带回来的、家里人的东西,做了几个衣冠冢,祭拜之后,就开始认真温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