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希学吧。
后世还有一个关于孔家的小插曲。
随着我们现在生物基因学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测验dna来进一步探究许多历史真相了。
作为封建时代延绵不衰的千年世家,孔家自然也在探究之列。
一开始孔家的嫡系也就是明清传承下来掌权的这一支死活不同意,后来似乎隔壁成吉思汗的后代测了基因后反而名声大噪,孔家也动了心,慢慢松了口。
只能说不愧是你啊,北孔。
不过十多年过去了,生物基因学也在不断的迭代改进,研究孔家基因的文献也越来越多,网上的说法十分杂乱,让u这个理科白痴猪脑过载了。
所以我这里,引用一部分2016年2月的人类学学报上发布了的文章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简单描述一下。
基本检测是对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118例个体血样进行检验,共检出206种单倍型。
因为历朝历代的特殊的优待,孔子后裔在曲阜孔姓中应该占多数。
所以归纳为曲阜孔姓出现二种高频单倍群,c3、q1a1、o3。
众所周知,y染色体只能由父代传给子代,一个家族怎么会有两个相差如此之大的y染色体类型呢
于是大家就开始研究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简直越扒越有。
北孔,不愧是宝藏
朱元璋和大臣们都懵了,基本是一个字都没听懂的程度。
然后有个叫23魔方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共收集到了几十万份男性y染色体基因检测结果,由于y染色体的部分dn段不参与基因重组,所以可以根据突变速率来推算共祖年代,通过庞大的人群姓氏基因检测结果分析,推测出了体分布。
虽然孔子究竟是这二支里的哪一支,暂时还没法定论,但普遍猜测应该是c3这个种类。
首先,o3这个种类是最先被排除的,基本确定这一支基因的都是孔府的奴仆赐姓改孔的后裔,跟孔子没有任何关系。
然后是孔c系,cf1920的形成时间约为距今2110年,大约在汉朝时期,该类型在山东分布比例最高,约占到当地男性人口的014。
在四川,浙江、湖南、湖北、北京、江西、上海、河北、广东等地也有一定比例分布。
特别是浙江的衢州孔氏,即宋朝时分化出去的南宗也检测到了此类型,证明至少在宋朝时期,南北两宗系出同源。
根据孔c支的检测结果,大约是南北朝至宋朝时期的孔氏家族主支,它的上游cf1915共祖2450年左右,跟孔子的在世时间差的不多。
这里澄清一点,很多人说c是蒙古人的种,根据我cu都烧了的深入了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c是个非常非常大的种类,孔家检测出的c3是c南,而蒙古的基因是c北。
这南北大概分宗一万多年了,所以和蒙古人没什么关系。
这个大家听懂了
,就是衍圣公和蒙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不对能有这种猜测本身就很离谱好不好
有意思的是孔q这一支。
孔q支是元明清到现在的孔氏家族主支,也就是明清延续到如今的所谓北孔衍圣公“嫡系”
。
孔q支上游qf122571共祖3960年左右,时间很长。
具体到曲阜孔家这里,孔q支的基因是qf30796,共祖960年左右,大约形成于金朝。
朱元璋紧紧皱着眉头,下意识的问“老徐,啥意思”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他理解的那样吧
徐达天幕,再孔希学,肯定的说道“他家不是至圣先师的后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