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二壮也回家了,他提着一个木桶,里面是一些指头宽的小鱼,走的踉踉跄跄的,还未抬头,就先出声:“阿爹,我今天在海边捉了一些小鱼,咱们待会儿熬汤喝……”
啪一声,二壮抬起头的时候,木桶吊在了地上,他不敢相信的看着面前的人:“大哥?”
大壮走过去看一眼还在地上蹦的几条小鱼,“你们平日里都是吃这些?”
他爹忙说道:“不是,不是,平日里左右邻居也会给我们一些,我自己也可以在岸边用网打一些鱼,今天是我不舒服……”
大壮没有说话,如果岸边能打到鱼,那大家还何必冒险出海?
二壮有些踹踹的看着大壮:“大哥,你……你回来了还走吗?”
“自然是要走的。”
大壮看一眼二壮。
二壮脸色一白,他也知道以前因为听娘的话,对这个大哥并不好,其实小时候,他和大哥的关系也是好的……
“收拾收拾吧,你们和我一起去京城。”
大壮看一眼垂着头的二壮和满脸失望的爹。
“去京城?去京城做什么?大壮,我们去了京城咋活,我又拖着这么一个病身子,要不还是算了吧?”
他爹彷徨的说道。
“放心,我跟着朝廷出海出海赚了钱,你们跟着我保证不会挨饿的,还有你这个身子,也要找大夫治。”
就这样,大壮回到渔村只不过半天,谢过了左右邻居后,就又带着他爹和二壮踏上了去北方的路。
若干年后,当大壮已近古稀,商队在他们兄弟俩的发展下,俨然踏遍了全世界的时候,他摸着自己重孙子的脑袋,给他们讲这一段往事,讲他小时候,讲他如何出海跑商,还有周大人,哦,不,那时候已经不是周大人了,是如何英明神武,高瞻远瞩!
历史如滚滚洪流,裹挟着世人奔流向前,大壮本是潜游在水底的一个小虾米,但他有跳上浪头的决心,时代的大浪潮里总是会出现能抓住时机的勇敢者。
大壮是,二狗或许也是……
五年后。
京城已经向外扩建了近一圈,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放眼看去,里面竟还有许多金发碧眼的番邦人。
一架马车从车道驶过,在周府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书童从里面将车帘打开,回头对另一个比他小些的五六岁孩子道:“少爷,到家了。”
马车里的孩子闭着眼睛,眉眼硬挺,但轮廓却又显柔和,闭着的眼睛睫毛如一把小刷子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