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潆心里清楚早在皇后入宫以前,种种因素都决定了娜木钟不可能得到顺治的欢心,即使她温柔贤淑也不行,更何况娜木钟本人心性高傲,多于顺治争吵。
娜木钟虽是孝庄的侄女,但却是多尔衮为顺治定下的皇后,她的身上从一开始就打下了象征多尔衮的印记。
顺治是在多尔衮的打压下成长起来的,直到多尔衮死也未能胜得过他。
他对多尔衮的恨意很深,不然也不会跟死人计较,把多尔衮从陵寝中拖出来鞭尸。
顺治本能的憎恨所有与多尔衮有关的事物,而娜木钟很不幸的在多尔衮死后,在某种程度上承受了顺治对多尔衮的仇恨。
琬潆心里想,如果顺治心里再阴暗一点,说不定会想多尔衮为什么要定自己母后的侄女为皇后,进一步想到自己的母亲出卖色相来保全他的皇位。
琬潆通过佟图赖提醒诸王贝勒,以答应开科举为条件换取顺治大婚,可不是为了好心地替孝庄和蒙古解忧。
顺治八年,多尔衮已死,年轻的皇帝刚刚亲政,掌握了一部分权利,但仍然受制于诸王贝勒,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婚姻来换取政策的实行,延续了从多尔衮那里受到得屈辱。
与娜木钟大婚,实际上是顺治在政治上软弱妥协的结果。
于是娜木钟的存在,反复提醒着顺治,他居于尊位,而未能得到相应拥有的权利,是自己无能为力证据。
如果说之前对娜木钟还只是排斥,在诸王贝勒提出交易后,变成了厌恶和憎恨。
这种感情随着顺治逐渐地收拢权利导致他对娜木钟的越发不能容忍。
皇后还没有起身,琬潆被带到偏殿等候,这个时候蒙古妃嫔都还没有来到,她们一向把坤宁宫或者整个皇宫都当成家乡草原上的蒙古包一般,很少意识到,这里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还是象征着等级的地方。
往往即使她们意识到的时候,都是针对满汉出身的妃嫔,而非她们自身。
琬潆和其他宫妃打了招呼,这里来的都是些庶妃。
巴氏,贵人,皇长子牛钮的生母。
这个孩子出生没几天就死去了。
顺治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长子和长子的生母。
还有庶妃陈氏、那拉氏、和钮氏,都是常在答应一类。
还有和乌云珠一样,出身董鄂氏远支的宁贵人。
还有唯一的汉妃石氏,她被封为嫔,是永寿宫的主位,只是这个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尊贵和自信。
她正在和身边的宁贵人谦和的小声说笑。
等到皇后起身,接受妃嫔的请安时,蒙古妃嫔们,才逐渐到来。
最先道来的是恭嫔和端嫔,这二人住的近,关系也好,几乎形影不离,最重要的是她们二人都并非蒙古的科尔沁旗。
分别是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和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为。
恭嫔住在景阳宫,端嫔住在永和宫。
最后到了的是出生科尔沁的谨嫔。
她是孝庄叔叔的女儿,虽是庶出,出嫁前却极受宠爱。
前几天,她被顺治找了个理由,由妃将为嫔。
只是她还不曾记住自己的封号“谨”
的意思,穿着招摇的大红的蒙古装扮,和身边的答应常在说笑着走来,然后随意的做在皇后下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