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一路将张耀送出了常平城,看着他骑马远去身影渐渐消失,才抹了抹泪、转身家。
…………
深夜,翠屏山上。
“……”
一名道士,猛然从睡梦中惊醒,冷汗直流。
他过神,坐在榻上沉默了半响,才披上衣起身,点灯,借着月光离开了寝房。
道士一路离开了上清阁,走出了清平宫,到了山。
山坡地上,一座足一丈高石碑,刻着五十多个名字,皆当年那一场惨剧牺牲者。
那一年,收复清平宫,因遇难者尸身早就无法收敛,便在山立了一块碑,悼念亡者。
“嗯?”
道士刚刚到山坡地,顿时面一变。
那一丈高巨碑前,竟孤零零立着一道影,碑前铜炉上着三香。
“什?”
他冷喝一声,神中露出戒备。
巨碑前身影缓缓转身,露出一副四十多岁面容,竟让他生出一丝淡淡熟悉感。
“你……”
道士愣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迟疑了半响,才试探问道:
“张师兄,你吗?”
“。”
张耀声音传,带着一丝讶异:
“清卓师弟,真想到你能一认出。”
道士清卓顿时松了口气,快步走向巨碑,口中道:
“和当年相比,师兄样貌着实变化大。”
“况且,师兄也一就认出了吗?”
在常平城七年中,张耀也过清平宫少次,都了祭奠观庐真和一些死难师兄弟。
清卓见过他青年时相貌,加上对他记忆格外深刻,哪怕多年见,也认出了他身份。
“张师兄……”
道士清卓,走到他身边,仔细打量了一番,忍道:
“你容貌如此年轻,应当成就宗师了?”
“嗯。”
张耀微微颔,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