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气沉沉的皇宫中,他要过下去。
便要于不可能处寻找快乐。
读书是他找到的新的消遣方式。
读书是他的正事,也是私事。
借此,他与自己呆一起,享受清净。
他不知疲倦学究一样驰骋于书的汪洋,字词、奥义,古往今来,在他脑中穿梭、聚拢,他看到了一簇微弱的光。
儒家仁爱的思想观念和清明的治国理念激起了他的兴趣。
天下,如果这个天下不得不成为他的。
那么,他想,是不是可以任他涂抹理想中的色彩,他开始颤栗,为臆想中的圣明、友爱、仁慈。
几乎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用学理推敲画画的细节。
然而,那一天真的来的时候,他还是像猝然被打了一拳似的惶恐。
洪武25年,父亲朱标缠绵病榻多日后,终于与世长辞。
看着那张被尘世抛弃的脸,他的心里全是一个个爆裂的气泡。
没有人知道,他夜以继日亲侍父亲,只是为了拖延自己的惶恐与软弱。
但是,没有办法,这日后,他要进入王位争夺的漩涡。
尽管他不乐意。
但是命运从来不握在自己手里。
祖父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开已经夭折的两位,其余24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朱允炆心里很明白,祖父是喜欢他的四叔的,因为四叔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格都肖极他,而且就藩北平的时候,不似其他儿子,残害百姓、破坏法度,他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大家都赞他有君子风度;洪武23年,四叔攻打蒙元,兵不血刃,擒拿了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尔不花。
不仅是祖父,连朱允炆自己都有些佩服他。
四叔朱棣是众多叔叔中唯一令他敬佩的,日后也成为他最强劲的对手。
如果祖父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将王位给予四叔,他一点怨言也没有,甚至还会庆幸自己可以轻松一些,过过自己一直想过的优游生活。
但是,没有想到,朝臣却纷纷选择站在了他的一边。
称传承王位大统,必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称皇孙仁明孝友,足堪大任,称立皇孙可免内乱。
祖父虽然迟疑,但还是在9月册封他为皇太孙。
几个月后,朱允炆搬入了东宫。
第一夜他辗转难眠,恰巧外面下起了冬日的第一场雪,听着雪花簌簌飞落的声音,他心里一片寒冷,他知道从这一天起,他就要准备迎接来自叔叔们的挑衅和反叛了,而他年轻柔弱的肩膀还不足以承负。
忽然想到日间,因雪絮轻扬,他这几日僵硬的心似点点润湿,便有几分雀跃地去后花园赏雪。
他伸出手承接薄细的雪片,而后痴看雪片融化的痕迹。
雪一点点消失。
最后什么都没有,但掌心却遗一抹清寒,他忽然意识到事物消失后心灵是有感受的,灵魂的无助就在于它过于执拗。
如果心灵像石头一样坚硬,自己是不是会快乐一点。
心情不错啊?不知什么时候,四叔来了,露着睥睨的笑说。
他赶忙行礼。
四叔毫无惭意地接受。
靠近他,忽拍了他的肩,笑说:想不到你小子也有今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