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医生24小时都得待业。
李霖实话实说:“没呢,等会还值班,我去吃点宵夜。”
她接着问:“你吃了吗,没吃的话一块儿吃点?”
殷燃没有吃晚饭的习惯,但记挂着祝琴病情上还有问题,她打算趁机问问李霖:“行,我陪您吃点。”
-
顺着地下停车场往外走,一路灰暗的上坡,两人走得无聊又吃力。
祝琴的状态浮现眼前,李霖忽地问道:“你妈妈最近怎样?”
“老样子,”
殷燃低头看路上的粗糙纹理,半晌才说,“拖到晚期了,拒绝接受治疗。”
祝琴得的是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无规律,只是偶尔腹胀腹痛,所以一直未被发觉。
直到半年多以前,祝琴半夜腹痛难忍,半夜被送往医院,病情才算浮出水面。
起初,根据祝琴的病情,只判断为急性胃炎。
后续症状持续加重,做过几次胃镜和三项筛查后,这才定下早期的胃癌病症。
癌症作为“世界五大绝症”
之一,名号在外响当当。
尽管大多数人谈癌色变,但祝琴作为医学从业者不可能不清楚——如果患者积极乐观地配合科学治疗,癌症的存活率甚至能达到90%,甚至能有治愈可能。
换句话说,祝琴当时处于早期,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
并且她的症状相对更轻,更有治疗优势。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没过多久,另一条消息紧随其后——祝琴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殷燃劝过求过,各种方法用尽,然而毫无用处。
据李霖言,祝琴在某次通话中无意说到过胃镜治疗。
祝琴必然了解自己的状况,并且明确自己行为的结论——她不治疗,绝对会死。
人的劣根性就体现在这里,他们在最好的时机下按兵不动,却在风险极大的时刻拼尽全力、负隅顽抗。
祝琴是不是要等待时机,殷燃不明。
又过半年,好消息生生快被拖成坏消息,癌症进入晚期,治愈可能性逐日减小。
殷燃以为终于能看到祝琴幡然醒悟,但转眼又被现实打上耳光——祝琴岿然不动,顽固依旧。
很显然,她已摆明等死的决心。
一切的一切,只是殷燃在乎。
“哎,祝琴也是个轴的,怎么好说歹说就是不听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