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承诺了五年之约,赵峥真想现在就把王家收拾一顿。
这么多刺史,就金州搞出了民乱!
蠢才!
蠢才!
“除尚州比较亮眼以外,梧州陈若琳,全州杜德言也做的不错。
其中陈若琳的胆子是最大的,梧州的土地收归国有也是最顺利的。
春耕时,他敢提供无息贷款给村集体,如今大概有六成的地区都种上了新粮种。
农业技术指导也做的相当不错,目前还没现太大问题。”
“寡人也看到巡察组的汇报了,陈若琳此人倒是个人才,资源方面可以相对倾斜一些给他。
愿意好好干的,我自然不吝惜支持。”
根据约定,前三年赵峥是不收地方税赋的,刺史收不收看他自己,中央不管。
所以前三年在农业的投入可能是赵峥的纯投入。
但是三年后,这些地方的税收就不再是这些刺史说了算了。
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儿利益没什么意思。
如果不是如今还摆脱不了农业经济的桎梏。
赵峥都打算彻底取消农业税了。
这边决定了后续对几个州的政策支持后,赵峥继续处理政务。
“大王,工部尚书谢云上书,如今焦炭、铁产量有些过剩,需要约8o个一吨级的转炉来缓解。”
“大王,民部尚书杜腾奏请新增三座钢铁厂,将产能扩大三倍,如今因为农业免税政策,钢铁厂已经成为国家收入的支柱产业了,预估将占据全年岁入的7成。”
“大王,礼部尚书王贞琳上书,靺鞨领想与我朝互市,换取铁器。
建议大王回绝。”
“大王,教育部部长陈仲廉申请八百万贯,用于学校建设,同时还需要扩招啊3ooo-4ooo名教师。”
“大王”
几个内阁学士不断的帮赵峥把有效信息提炼出来,汇总给赵峥定夺。
“文件递给寡人看看!”
“诺!”
赵峥接过奏折开始一一批复。
增加转炉8o个?
“准奏,7月2o前到位,务必7月15日前协调好安装位置!”
杜腾这个奏章写的什么东西?一点规划都看不到!
那就批复“你列个计划给寡人,何处选址?运输需要建设多少节铁路?预估投入的人员,钱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