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情郎哥战死沙场时,也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天塌下来一般。
遍地寻找三日三夜,却连他尸首也未见到,悲痛欲绝。
面对苍天大地,哭了整整三日,几乎死去。
是如来佛祖从此处经过,将自己纳为弟子,自己才有了今日。
想到这,菩萨对女王更有了同情怜悯之意,给予了额外地关怀和垂怜。
也是经过这事,菩萨明白,唐僧虽然从小出家,自幼习佛,佛心笃定,但他毕竟是肉胎凡身,骨子里还潜藏着俗缘凡根,无意识间还会表露出来。
因而,有了些许的不放心,生怕他在取经路上再遇到这样的俗事凡缘,毁了他佛身。
于是,更是经常来唐僧取经路上察视,防止唐僧误入了尘缘。
前几日,菩萨又出了南海普陀山,一路西去,当来到女儿国上空,见王宫里香火缭绕,以为是女王心情好了,在做喜庆之事,甚感欣慰,但察睛仔细一看才知,是女王病入膏肓,宫里在祈求神灵,保佑女王性命。
菩萨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道:“真真如我当年也。”
掐指一算,女王阳寿未尽,定不会有性命之恙,便继续西去。
菩萨行不片刻,见唐僧师徒四人,正匆匆西行,未有危险之状,便不打扰,直去了西天雷音寺。
菩萨在雷音寺听完佛祖经课,辞别了佛祖,回南海普陀山。
途中,见唐僧师徒四人安然无恙,便放下心来,继续东行。
行经女儿国京都城时,见女儿国王宫里仍然香火弥漫,心生纳罕:这许多日了,难道那女王病还未好?于是定睛去看,见王宫内悲伤气氛更浓。
心生疑惑,自言自语道:“不该呀,按说这女王病情早该好了,莫不是又出了什么状况?”
便停住祥云,凝聚察世之睛,向王宫看去:只见女王仰躺在龙床上,已没了魂魄。
菩萨惊讶地道:“不该呀,这女王还有两年阳寿,怎会这样?”
于是,又聚察世之睛,四下里寻望,果见女王魂魄在酆都城外正遭索、锁二鬼追赶。
急忙驱动祥云,直向酆都城驶去。
还未来到近前,就见索链鬼手持索链要向女王抛去。
菩萨知道,一旦被那铁索链索住,再用铁锁锁了,那事情就有了麻烦,只有去求阎罗王,才能使女王返阳。
菩萨见此情形,哪还敢怠慢?不等自己落下祥云,便于半空里喝止索链鬼。
然后化作一个中年男子,降落在地上。
索、锁二鬼哪里识得出菩萨真身?但菩萨却清楚,这索、锁二鬼得过刘山霸的银钱,贪赃枉法,偷梁换柱,要用这女王顶替。
都知道阴界乃地狱之狱,黑暗得很,屈死冤死,错判误判者屡见不鲜,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
玉皇大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去管。
因为他明白,神仙们都不愿意去阴间履职。
再说了,就是换了一批,怎又能保证换上来的那些人不是这般?
菩萨也不愿涉足阴间的事,一是因为阴间非他的司职范围;二是怕遭其他神仙闲言和微词。
但今日之事,她又不得不管,因为,她对这女王有了偏爱与垂怜。
菩萨救下女王,见索、锁二鬼走了,也赶忙离去。
他不愿让女王,尤其是那二鬼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再说索、锁二鬼,走了没多远,无意间回头看了看,见女王还站在那里没走,而那中年男子却不见了踪影,于是停住脚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