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儒家深处危险之中,但是那与兵家有和关系?
他们可没有参与墨家的事情,与儒家交往也不多,根本没有理由帮助他们。
儒家使者在出发前就料到范增会如此说。
于是从另一个角度循循善诱道:“实不相瞒,这次前来桑海的那个大秦的使者,他就是一手灭掉墨家的神秘人!”
“此人实力深不可测,若让他趁着势头继续下去攻击儒家,让儒家步了墨家的后尘,那诸子百家之中,就少了一大部分人。”
“到时候兵家再想反抗大秦,那就是独木难支,为时已晚!”
“反之,大秦已经没有其他敌人,对兵家下手毫无阻碍!”
“范大人,唇亡齿寒不过如此。”
“到了那时,项氏一族的复国大愿,如何得以实现?”
……
儒家使者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世两大显学,一个是墨家,另一个就是儒家。
甚至儒家的人数比墨家还多,在诸子百家之中的确占有一大势力。
若是儒家再倒下,那诸子百家的实力的确要折损一大半。
到了那时,难保大秦不会杀上了瘾,对兵家也举起屠刀。
这下范增犹豫了。
唇亡齿寒一说,确有道理。
他不得不佩服儒家使者的口オ。
短短几句话就把儒家的危险转嫁到了兵家的头上,偏偏他还没有办法反驳。
因为他明白,在大秦眼里,他们兵家比墨家要碍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