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46章 爱恨(第4页)

额娘的宝儿……

玄烨捂住眼睛

——如果他的额娘还活着,也会这么宝贝他的吧?

她不会在乎他是不是皇帝,不会在乎他功课怎么样,不会在乎他会不会治国理政……

她只会和乌雅氏一样,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活着。

——可是他没有这样一个宝贝他的额娘了。

玄烨仰起脸——

他的额娘曾经是不是也像乌雅氏一样,很辛苦地怀着他?

是不是也每天受着折磨却还是很期待他的到来?

她当年只有十五岁,生他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危险?会不会也很害怕?

当年他被抱走,她是不是很无助很痛苦?

她……

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却永远不能寻找真相,为她报仇……

她会……恨他吗?

作者有话说:

关于康熙朝皇子抚养(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1.《清代后妃杂识》作者王冕霖的微博总结:

康熙初年的皇子,大致有三种抚养模式——

第一种是在宫里找一位长辈抚养。

第二种是在宫外找一位地位高的皇亲抚养,。

第三种是在宫外找一位亲近的大臣抚养。

在宫里抚养的,无论是给谁抚养,都容易跟皇帝见面,自然最亲近,待遇也比较高。

交给皇亲抚养的,由于都是亲属,和宫里关系密切,待遇略低于宫内(配给什么的部分由抚养家庭支出),亲近度就不如宫里。

然后交给大臣的,由于大臣身份有限,不能经常和宫里往来,待遇最低,亲进度也最低。

特别是很多交给宫外抚养的皇子、皇女,大概满月前后就送出去了,之后可能在宫外夭折,皇帝基本没怎么见过这个孩子。

清初能受命抚养皇子女的人家,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和宫廷极其亲密,极受宫廷信任。

另一种是和所抚养的皇子女本身具有亲属关系(但也要极受信任)。

所以帝后并不怕他们对皇子女不利,甚至有时候正相反。

比如康熙帝的长子承瑞养在G大臣家,后来突然发病(好像是天花),G大臣几乎每天都要向宫里报告病情。

最开始G大臣还问,要怎么办,是不是每一步都要请示。

孝庄就回复说,“既然给了G大臣抚养,就一切听G大臣的。”

康熙也表示认可。

后来承瑞夭折,G大臣入宫请罪,孝庄说,“难道最难过的不是G大臣吗,他何曾不尽心抚养了?哪里需要请罪呢。”

可见这种关系。

ps1,有人把抚养皇子女和当乳母相提并论,其实完全不能比拟,抚养是负全责的。

ps2,现在已知的例子里,如果是包衣大臣抚养皇子女,后来都找个名义抬旗了。

可以说能养育皇子女的,一定是包衣大臣里最受信任的。

ps3,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宜妃家族不是由于宜妃受宠而抬旗的。

(微博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