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古风味颇重的风格,本文情节紧凑,人物很独特,多面的性格充分体现了人的矛盾性,是一篇略带调侃的正剧。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着两千年前古人忠贞直爽又挚诚的真性情,透过幽默诙谐的文字,使得古人略带迂腐的性格也格外可爱起来。
【第一卷、风起之章】
第1章
天色暗了,看起来要下雨,同僚们纷纷放下了手头的鹅翎,准备回家去,高长卿也只能任命地把竹简垒到一边。
时间总是不够,他哀叹。
这几年在郡府里做抄书吏,让他只能挤出很少的时间来学习。
他本来打算今天将西府军的名册誊抄完毕,以便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研读政令书简。
但现在看来,一时半会儿,他没有办法做完手这费时费力的工作。
因为西府军的名册,很特别。
按照周天子的古制,中原诸国自古以来只有上、中、下三军,三军将士由国人轮流服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查阅三军名册,只要翻检户籍,看看今年是哪家哪户摊派上徭役,出了几个男丁,就可以了。
但是西府军不一样。
因为西边战事越打越紧,国君采纳丞相的谏言,专门征招军队,驻扎在西面边境。
所纳将士不论出身,从卿大夫家的庶子到犯了罪的奴隶,只要孔武有力,有心报国,都可以不问前事,加爵一等,成为国之干城。
他们平时屯田,战时戍边,尽数归入军籍,全家可免徭役,与其他户籍分类归档,直接上交国府。
这样做,免去了他们所有的后顾之忧。
这支军队经年累月专心武事,战斗力比三军之中的上军还要强,与彪悍的岐人打了十年,非但没有让出寸土,还学会了岐人的马上功夫,是卫相的一件大功劳,但却让高长卿这等郡府小吏很是头疼。
原来西府军中多是强人,屡屡有开小差的,国府因此将军户名册送到临近几个郡,让书吏誊抄副本,这样一来,各郡在逮捕流民之后可以更快确认是不是西府军,然后遣回。
接下来的事情谁都知道。
军法严苛。
“可怜啊可怜!”
他看着手边那叠竹简心生怜悯,“你们为国家出生入死,却像犯人一样被严加防范,国人一提起西府,总当你们是强人!
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啊。
仅仅是十年以前,出征还是如此荣耀的事。
各地封君带领封臣组成军队,他们熟悉自己的军队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他们也绝不会怕死,更不会弄出这些繁琐的公务文书……他们靠强力,靠威严,靠礼仪来约束自己的军队,如手指臂,长胜无忌……”
高长卿望着自己浑圆的鹅翎,突然出手按在砚台中。
啪嗒一声,鹅翎折断了。
这堆积如山的竹简,这严苛冷漠的法度!
自从十年前变法以来,全国各处都是这样精细、僵硬的法令。
那些法家,他唾弃已极。
但是,偏偏他的工作就是坐在昏暗的房间里,誊抄他们高高在上的命令,他喘不来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