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胤禛以前见过人家写的,当时只是付诸一笑,并未深究,现在轮到自己考了,才知道其中的流弊。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李白和一平庸之辈一起考,李白未必考得过那平庸之辈。
但是,胤禛不是李白,他主张的是眼光可以远,志向可以大,但是脚必须踏到实处。
于是胤禛闭门读书,在这剩下的十天里将自己的文才愣是框在这三百字里面练了又练,务求达到既不逾矩又一眼惊艳的效果。
三月初九,北方尚是严寒,天才蒙蒙亮,贡院早是灯火通明,执枪肃立的卫兵三步一岗,将贡院团团围住,大门外侧,则更是戒备森严。
时辰一到,贡院那盘龙华表的朱漆大门便徐徐打开,胤禛也深吸一口气,随着鱼贯而入的人流,提着考篮稳步进入考场。
然后就是差役们的贴身搜检,胤禛坦然接受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差役的搜检,听到旁边传来喧闹声,抬眼看去,右侧的一个举子的身上竟然搜出了一些小纸条,右侧的举子的手臂上则密密麻麻写满了经义。
胤禛摇摇头,看着那舞弊的两个人面色灰败地被差役推搡着带走,心想看那两人年纪不小了,几十年的功夫横着竖着都该把那些书背熟了,何至于现在来考场丢人现眼。
进了考场,胤禛按着安排到了自己考试板棚,等待分发考卷。
第一场,无甚特别,胤禛先是阅遍全卷,凝神思索一番后,便提笔直书,一顿饭的功夫便工工整整地答好了。
第二场,试论,题目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胤禛攒眉细思,胸中勾其大概后提笔一挥而就。
第三场,试策,胤禛正要拆题,却见一位身着四品官服的副主考大人满面怒气冲了出来,站在考棚环绕的正中空地上,大声说:“传令!
各考棚考生立即停考侯令!
本官发现考题有泄漏,现在即派差役号兵先去擒拿泄漏出卖考题的嫌犯!”
考场一片哗然。
这时,身着正二品官服的正主考大人也捂着官帽慌慌张张跑出来,对那副主考说:“好大的胆子!
不过是一些未经查实的传言罢了,你怎敢未经本主考官的同意擅自传令停考,跋扈犯上,你还要这身家性命不要?”
副主考则一脸正气地说:“国家抡才大典,既然已经出了泄漏考题这样骇人听闻的重大弊情,我也和大人您陈清了厉害,您还要隐瞒不报,就是欺君误国!”
正主考大骂:“混账!
哪里来的弊情!
不过是你一个人在自疑自怪罢了。
你安心要在这国家抡才大典上妄言舞弊而乱视听,妨碍朝廷选拔人才,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
你我奉旨办差,如今出了这样的纰漏,我也便顾不得同朝为官的情分了。
来人!
把他给我拿下,看押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