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成不自觉地挪动下位置,靠近毕月,热乎乎干燥的大手拽过毕月放置在膝上紧拽裤子的手。
毕月微低下头,眨巴两下眼睛,她自个儿清楚,手脚有点儿莫名发凉。
心里碎碎念:千万别找我麻烦,千万别奔我来。
她对这时代不熟,管啥证都不太清楚……别过来,别过来……
——
松口气的何止是毕月和毕成,连列车长每每看到盖上火车入境的大戳子,才能松口舒缓的气息。
列车再次开动,车厢这次是彻底陷入黑暗的气氛中,伸手不见五指,咣当咣当的声音伴随乘客们的呼吸声。
只因为人家国家有规定——必须在黑暗中行驶踏过国界。
几十公里的国界路程,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是没有一丝光亮的。
毕月偷瞄了几眼车窗外,她努力看、使劲瞄,只能偶尔看到某一处突然有一个黄色的光点出现。
从扎门乌德、乌兰巴托、到苏赫巴托。
黑夜的感受,白天入眼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的荒芜,从进入蒙古境内,毕月自动自发变的老实的不得了。
如果说这一段路程,还能给回忆留有点儿幸福感,那就是许大叔出手了,他在乌兰巴托站停车时买了几个“烧饼”
。
哎呦,吃了几天蘸鸡蛋酱,就在毕月觉得吃不出来香臭的时候,蒙古烧饼那浓浓的香味儿,她都要雀跃地鼓掌了……
而许大叔意味深长的看着面前两个半大孩子说道:“造饱了才有力气,咱们可快要赚卢布了!”
第二十九章
楚慈的外公张世均老将军,最近格外想念外孙。
想回京都,可儿子一遍遍地商量他,多呆两年,就陪他们两年。
其实老人懂,在女儿没回国前,儿子是不会放心他回大院自个儿生活的。
虽然有外孙在身边,但那还是个半大孩子,而自己腿脚是越来越不利索,估计以后啊,恐怕得常年坐在轮椅上了。
没办法,想念的紧,张老将军只能特意打电话拜托楚亦锋的父亲楚鸿天找个车,给外孙运到南方。
买软卧火车票都不成,怕把可怜的大外孙给弄丢了。
老将军说了:“你要是不方便,我找老战友,让他出趟车。”
张老将军不是霸权主义,他一辈子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只是唯独对楚慈、特立独行。
原来是喜欢外孙的聪明淘气,现在是源于他最合心意的女婿在战场上牺牲了,女儿更是远走他乡疗伤,只剩下个可怜的娃、楚慈。
……
楚慈装着衣服、球鞋,在要拉上拉锁时,回身拿起书桌上“毕月牌”
外语笔记塞到书包里。
“哥,唉!
还要给我请假?一个假期不够?我成绩要是退步了,大伯又训我算谁的啊?!”
楚亦锋靠在雪白的墙壁上,双手环胸看着小少年:“你都退无可退了,还谈得上退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