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王颇为神秘的笑了笑,“宰执,本王的想法是正确的。
等你回去之后可以和他谈一下,我听说他是……”
澹台商立刻回答着:“内侄澹台宬。”
“对,这就是本王想说的。
看来澹台宰执总能知道本王想知道什么!
也能够提前知道该怎么说。”
文庄王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臣……臣实为不敢。”
澹台商说着就准备跪在这议事堂内了。
“宰执不必如此。”
看到澹台商将要有的举动,文庄王说出了阻止的话语。
澹台商整理了一下袖口,又恢复了刚才站着的姿势,他恭敬的说着:“我王是知道臣的,臣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
臣也知道我王不会责怪于臣……”
“澹台宰执,你的侄子现居何位?”
宋哲凌厉的问着。
澹台商看了看宋哲,“并无实职。”
在听到澹台商如此说后,宋哲就看向文庄王说道:“臣启我王,臣以为此事不可。”
“臣也附议,认为不可。”
澹台商此时的心里想着:你宋吏首又怎会同意?
“先不说此事了,本王自有打算。”
文庄王摆了摆手,“说回刚才的议题,宋吏首可听说庙堂准备收回炼铜权?也就是不允许各诸侯国私自炼铜钱,要统一使用庙堂炼制的铜钱,各诸侯国的铜钱也将限期不再使用,否则便是与庙堂作对,这自是要受到严惩。”
“这个……臣未曾听说。”
宋哲觉得庙堂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澹台宰执可知道?”
文庄王接着问道。
“臣也未曾听说。”
澹台商同样觉得朝廷不会这么做。
“诸侯国的王宫可以有甲兵,但这人数是有限制的。
各诸侯国是不能拥有数量庞大的甲兵之士。
这在分封之初就已经是明令禁止的,可上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朝廷也感到各诸侯国的甲兵人数在变多……可我国却一直都是按照庙堂的指令行事,从不敢有丝毫违背,以至于我国连自保的能力都不够了。”
文庄王看着站在台阶之下的澹台商与宋哲说道,但文庄王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却是面无表情的。
此时的澹台商体会出,这是文庄王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形下说出的话语,他知道文庄王是想改变这样的情形,但是他却难以做出改变。
“难道我王是想变法?”
宋哲本不想这么问的,但他还是让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
澹台商说道:“宋吏首,这岂能是你随意提及的?我王自有主张。”
文庄王又慢慢的坐在了他的王位上,“变法何其难!
又去哪里找寻这样的变法人物?没有明君强臣,变法岂能轻易成功?前朝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二位都是熟知前朝历史之人,又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大凡变法者,又有几人能够做到隐名而退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