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芳起告诉她。
“靠不靠谱啊,人哪里的?”
夏红缨还是不放心。
“你叔他帮忙找的。”
孟芳起指指计庭尧,“她老公去年来城里治病,后来人去了,医院好些医生看她可怜还凑了笔钱给她。
人我见过,比我大了五六岁,老实本分,力气也不小,听说她以前还挑过河呢。”
不管怎么说,孟芳起还是在九月底的时候去了花城。
计庭尧不得不再次守在干休所那里,虽然他瞒着不让计母知道,但计母多么聪慧的人,一看他这样就猜出孟芳起怕是又出远门了。
孟芳起这次拿了两千多块钱出来帮计振薇,计母终究不好提什么,只能委婉跟计庭尧道:“芳起这年纪也不算小,还是得注意点身子,钱没了以后再慢慢赚。”
计庭尧说:“请了人跟她一起,您就放心吧。
再说,芳起她心里有数,不会乱来。”
这倒是真的,计母看着孟芳起一点点把这个家撑起来,如今他们日子越过越好,就连庭尧都比结婚前稳重不少。
前两天医院里的老同事来家里做客,私下告诉她院里领导对计庭尧的工作很满意,尤其在这次改革中做出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说不定日后还要破格提拔。
计振薇还在监狱里坐牢,计母因为觉得面上无光,连门都不怎么出,如今总算在计庭尧身上找到点安慰。
又忍不住对着计庭尧耳提面命:“遇事你们夫妻俩多商量商量,千万别自作主张,像你大姐……”
说着又忍不住叹气。
“大姐说来其实也是被人蒙蔽,她不清楚这些邮票的来历。”
计庭尧替计振薇辩解。
计母摆摆手:“你不用帮她说项,我自己生的女儿我自己清楚,没什么坏心思,就是心眼小,容易偏听偏信。
以前我们在物质上亏待她……早我就发现不对,让她别胡乱收别人东西……不过说起来,也该你和芳起结婚……好了,不说这些,回头芳起打电话过来,你喊我也说两句。”
跟着孟芳起一起出去的妇女姓苗,人不太爱说话,但是干活利索,孟芳起说她二十来岁时挑过河半点不假,力气比孟芳起还大,肩上扛着袋子,再一手拎一个都毫不费事。
这一路上,苗姐压根没要孟芳起怎么费心思,夜里头孟芳起不放心货,说要轮流看着,她也不要。
苗姐日子并不好过,以前吃了不少苦,等家家户户分地,不用吃大锅饭,谁知道丈夫又得病。
当年分田到户,公公还在世,丈夫三兄弟也没有分家,田地都在一起。
后来公公、丈夫相继过世,她领着才十三岁的儿子,两个叔伯兄弟给了她一块最偏最不好的口粮田。
她也是有骨气的,心一横,把儿子寄养在父母那里,自己进城来谋份工作,不过到了城里只能到处打点零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