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438章(第1页)

>

“三郎,我也想帮一帮他。”

李遐玉听闻后,亦只能叹息,“不过,他就是那样的脾性,自小如此。

若非他这般仁慈,也便不是他了。

或许,这便是他的命运罢。

只能让医者们注意些,小心他病情发作罢了。”

不过,无论再如何谨慎,他的命运或许都是无法改变的——

永徽二十六年秋,皇帝陛下头疾再度加重,帝后同往骊山行宫休养,命太子监国。

太子弘因政务出行东都洛阳,而后病情反复,于合璧宫绮云殿猝然崩逝。

消息传至骊山之后,帝后哀痛不已。

太子是皇帝陛下与武皇后第一个成活的孩子,两人对他的宠爱与期盼人尽皆知。

即使他们之间曾发生过分歧,后来也犹如水过无痕一般消失了。

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父母,心中的悲伤可想而知。

悲痛之下,皇帝陛下坚持将他追谥为“孝敬皇帝”

,并将他以天子礼仪葬入自己的乾陵之畔。

众臣皆不敢亦不忍心反对,只得由他去了。

由于太子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太子妃裴氏移出东宫后,只能在大明宫中居住。

裴氏遂上表,坚持入道观修行,作为居士持斋。

武皇后索性在她所居的宫室附近修了女冠观,便于她修行生活。

数年后,裴氏去世,被封为“哀皇后”

,与“孝敬皇帝”

合葬。

太子弘去世次年,潞王李贤被继立为太子。

与兄长相比,这位太子殿下更似他们的父母。

他不但聪慧敏捷,才思横溢,且性情果决,身体亦很是强健,礼乐射御书数无所不通。

作为太子,他几乎是无可挑剔,足以抚慰帝后痛失一子的苦楚。

因好文之故,他更召集文官主持注释了《后汉书》,由是获得了朝野内外的称赞。

对于这位太子殿下,尚书省左仆射兼太子太傅崔子竟亦是十分满意,私下对爱徒谢琰道:“修书注释,果然是获取名望的好办法。

昔年濮王(魏王李泰)曾修《括地志》,庶人承乾便大感威胁。

后来我陪着圣人制法帖,惠及天下,濮王与庶人承乾都曾想过抢夺这番功劳。

如今之举,皆是太子自己所想,并没有人指点过他,你觉得如何?”

谢琰眉头一动:“幸而不似濮王。”

作为太子,树立威望理所应当。

但若是身为王爷,通过修书或者注释来博得名声便不是什么好事了,足可窥见其勃勃生发的野心。

这位太子殿下在兄长位正东宫时,从未逾矩过,甚至经常与弟弟们一同斗草斗鸡顽耍,很是随性。

到了如今,他却毫不吝啬地展现他的能力,显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支持。

或许他无意与已逝的兄长争抢什么好名声,但作为未来的帝皇,却不得不拥有这些好名声,否则又如何能镇得住底下的群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