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J在X书上晒了图。
我们英村留学群好多人都说要来打卡!
哎,这份是我的?别动,让我先拍!”
手机屏幕上,赫然是一份土豆松。
不是装满简陋纸盒的土豆松,而是盛以骨瓷碟,配以花束、银叉和红茶的土豆松。
金黄依旧,蓬松依旧,却不再是一份五十便士的街头小吃。
有红蓝灰三色交织的野餐垫作为背景,没有阳光的冬日也温暖起来。
扶着茶杯的手白皙秀美,微微翘起的小指看上去闲适又惬意。
据说,这位LadyJ很低调,从不真身出镜,却是粉丝众多的华圈名媛。
因为她的晒图,机智的粉丝最终锁定了秦椒的小吃摊。
一传十,十传百,小摊前可不就客似云集。
眼见食客络绎不绝,艾瑞克吃惊地合起双手:“我从十二岁开始就不相信圣诞老人了……”
“对,这个世界没有圣诞老人,但有折耳根神。”
秦椒严肃地说,“折耳根神会庇护每个漂泊在外的四川人。”
艾瑞克羡慕不已:“四川,我知道。
你和亨利师傅都来自四川,但我妈妈不是。”
“要有自信,你在学习川菜,你就是半个四川人!”
秦椒鼓励地拍拍他胳膊,“快去把剩下的土豆都洗了。”
第29章东方健康土豆饼和老太太都爱吃的土豆泥
有了名人效应,生意是越来越忙,秦椒只能庆幸当初自己够聪明,选择做的是土豆松。
成本便宜,工序简单,完成迅速,因为足够蓬松,即使以前炸好一大盘,放凉了也不觉油腻。
很多食客还觉得冷掉的土豆松别有一番风味,撒上白糖或巧克力碎更棒。
当然,一样食物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
这天午后,艾瑞克就在地图评价里发现了一条抱怨,又气呼呼地读给秦椒和老亨利听:
“再细的薯条也是薯条”
,“除了无法辨认的各种东方调料,食物本身非常单调。”
单调?
秦椒笑了。
“艾瑞克,去帮我买两袋婴儿土豆好吗?还有那种红皮黄心的小土豆……”
新食材到手,她立刻变换花样。
油锅滚一滚,搭配她精心调配的香辣蘸料,同样五十便士一盒,就叫“小时候最好吃的土豆”
。
土豆切细丝,汁水还来不及流溢,就被均匀裹上了面粉。
七分熟热油煎炸,三四分钟就能得到一个外酥里脆,香气诱人的“东方健康土豆饼”
。
多花二十便士,就可以选择混合胡萝卜丝、甜椒丝和洋葱丝。
多花五十便士,还可以加鸡肉丝。
第一个成品出锅,艾瑞克带头鼓掌,又羞愧地看看自己切的那堆粗细不一的土豆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