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料到会是如此,可经妹妹嘴里说出来,徐行知还是难掩沮丧。
这边徐梦瑶安慰着兄长,那边罗行舟也劝慰着明显焦虑起来的妹妹。
在庄子上躲这些时日,春闱之前他们终于要启程回金陵。
☆、第48章圣旨到
玄武大街罗府,乾清宫伺候的侍中捧着圣旨突然驾到时,罗四海才想起来家里竟没备下接旨用的香案。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他出生时文襄伯府已然在金陵权贵中边缘化,多年来从未接到过任何一次圣旨。
年少离家他一直在外,几次升迁那芝麻绿豆管也不至于圣上亲自颁旨,皆是由上司负责。
故而算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接旨。
入金陵后事情一茬接一茬,加上他潜意识里没接圣旨需要香案这回事,故而这会一番手忙脚乱。
“家中凌乱,还请陛下和钦差大人恕罪。”
来颁旨的钦差是承元帝跟前的侍中,虽只是个执笔起草圣旨的五品官,但却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平日就算见到杨阁老,他也能绷得住神色,但今日不同。
年轻的侍中了解,承元帝可不像比他赶下台的侄子安文帝。
安文帝是当真重视大齐太-祖留下来的一干老牌勋贵,且又一向看好文人,承元帝面上也许以勋贵厚禄,但真正掌握朝廷大权的高官,却一定得要入了他眼的有才之人。
有才之人也分三六九等,帝心深不可测,任他是侍中也猜不到三分。
但今日他却看得真切,多数圣旨皆由他们一干侍中起草的陛下,今日竟然亲自执笔书写罗四海调令。
不仅如此,写完后他还特意嘱咐快些颁旨,未过一个时辰圣旨已由养心殿到达玄武大街。
如果这还不算重视,那什么才叫简在帝心?
不过是摆香案稍显匆忙,罗大人虽是粗人,但对陛下以及他这颁旨的钦差毫无不敬之意。
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罪,这会他非但不会怪罪,反而得说几句软和话。
“罗大人初到金陵,琐事众多,又无旁人从旁帮衬,一时间忙乱也在情理之中。”
这话可说进了罗四海心坎:“不瞒大人,这还是罗某生平第一次接到圣旨。
若不是大人提醒,怕是我都不知该跪着还是趴着接。”
侍中忍不住笑出声,他这位置官不大,但有的是人巴结。
同其余大人周旋时日久了,文绉绉的话常绕得他头昏脑涨。
这会乍一听军汉鲁直之言,虽稍显粗俗,但他却听着心里舒坦。
“接旨之事自有章程,不瞒大人,咱们圣上最是重视有才之人。
于武将而言,能打胜仗比什么都重要。”
罗四海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人性子也豪爽,但这并不代表他笨。
实际上,生在文襄伯府,自幼见惯了那些勾心斗角,他对危险有种天然敏锐的嗅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