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我听他这么一说,立刻面上犯难。
这年头,行的都是些类似楚辞汉赋之类的文段,我虽然熟识唐诗宋词,却没有那么多时间研究高古的学问。
要考较我的行文,嘿嘿,不好意思,我不擅长。
竹老头看我犹豫,捻须笑道:“梅公子该不会有什么难处吧。
我想既然是陈总管事选出来的人,大概也是有些本事的。”
这干瘦的青衣老头刚才一直面色沉凝,还让我以为他不会笑的。
原来他会!
只不过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那种奸险的笑。
我此时骑虎难下,心念电转之间,已经有了定计。
既然如此,那我就扬长避短。
他们赋他们的楚辞,我只做我的唐诗。
至于他们听不听得懂,接不接受这新鲜事物,就不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了。
陈叔,不是我不尽力,实在是我并非超人,无所不知,既然能力所限,也只好奋勇一搏。
于是我也和他呵呵一笑道:“晚辈怎会有难处?只是晚辈不敢在前辈面前卖弄,还请前辈开题。”
和气的梅老头听我这么一笑,说道:“这有何难,我这二哥的文采也是极好的。
二哥,你就先做一文,也好助助酒兴。”
竹老捻须不语,举盏抿了一口。
当他放下酒盏时,斑白的长须微动,朗声缓缓吟诵。
我凝神细记,却是一首楚辞体的诗歌。
想来大概是赋文篇幅较长,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所以饮酒间的行令,一般还是以辞而非赋为主。
但听他慢慢诵道:
“酒可共饮兮,不可独藏;
其冽无杂兮,众众同其香;
凛然沉醉兮,散发而飞扬;
神魂若离兮,於中夜乃存;
微酩而促膝坐以待兮,小童以沽取;
青旗之阑珊于灯火外兮,佳酿已觞。”
他慢慢地吟着,声音平静,毫无停顿地顺畅,可见他虽已是垂垂老者,却仍是文思如泉。
一首辞说的是夜来与朋友相聚,十分欢畅。
后来因人多酒少不足饮,只好连夜让小童出门沽酒,自个儿微醉心焦等待的事情。
他诵毕之后,又自取了酒壶自斟一杯,一饮而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