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第2页)

这就像是个过度干预的家长,孩子还没犯错呢,就开始各种批评教育。

医生要是这样,那就是在病情还没明朗之前,就急着下猛药、动手术,结果把病人的正气也给伤了。

正确的做法是,先观察病情展,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治疗。

黄帝给病人进行科普:“嘿,来瞧病的朋友,我得先问您几个问题哈。

您是不是曾经风光无限,后来却遭遇变故,地位一落千丈?告诉您,这可不是简单的运气不好,这事儿能直接从您心里头长出病来,咱们中医叫它‘脱营’。

再比方说,您原先家境殷实,后来家道中落,那感觉就像是丢了魂儿一样,这在中医里啊,就叫‘失精’。

您看,人生的大起大落,五脏六腑都得跟着遭殃,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找上门了。”

听到这儿,您是不是觉得这医生挺玄乎的?别急,咱们继续。

黄帝接着说:“还有啊,人要是长期被各种情绪、压力纠缠不休,就像是五种不同的气(咱们可以理解为喜、怒、忧、思、恐)在身体里开起了派对,不肯走,结果呢,病就来了个‘大串联’,一块儿作。

这时候啊,你去找大夫看,他可能摸了半天你的肚子,查了半天你的舌头,却现脏腑好好的,身体也没变形,就是搞不清楚你为啥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其实啊,这就是情绪病,悄悄地在消耗你的气血,让你一天天消瘦下去,整天提不起精神,时不时还心惊胆战的。”

“更严重的是,这种病啊,它是内外夹击。

外面呢,它耗损你的卫气,让你的抵抗力变弱;里面呢,它又掠夺你的营血,让你的身体越来越虚。

所以啊,很多高手医生也会在这里栽跟头,就是因为他们没能问出这些背后的故事,没能看透这病根儿在哪儿。”

说到这儿,咱们不妨来点幽默感。

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你突然问医生:“那我是不是得找个心理医生聊聊,再配合点中药补补?”

医生可能会笑眯眯地回答:“哈哈,没错,心药也得靠医,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身心同治。

来,我先给你开副‘心情调节汤’,主料嘛,就是‘乐观’三钱,‘宽容’二两,‘淡泊’一把,再加点‘运动’的水,小火慢炖,每日一剂,保你心情舒畅,病去如抽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91919191)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更新度。

当然啦,这“心情调节汤”

只是个玩笑,但背后的道理却是真的。

黄帝接着强调:“所以啊,看病之前,咱们得先问问病人的饮食起居,还有他们的心情变化。

比如说,突然的大喜大悲,或者从快乐到悲伤的急转变,这些都能让人的精气神儿大伤。

就像是你刚吃完一顿大餐,突然告诉你没钱付账,那心情能好得了吗?精气神儿一下子就没了,身体也跟着垮了。”

“再来说说情绪吧,暴怒啊,那是直接伤阴的,就像是大夏天里突然浇了一盆冷水,让人从里到外透心凉;暴喜呢,又容易伤阳,就像是冬天里突然给你来个大太阳,暖和是暖和,但过犹不及,容易出问题。

这些极端的情绪,就像是身体里的‘叛逆少年’,一不高兴就四处捣乱,把气血搅得乱七八糟,甚至能让你的脉象都变得乱糟糟的。”

“脉象啊,那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

正常的脉象应该是平稳有力的,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

但如果你被情绪绑架了,脉象就可能变得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就像是小溪突然变成了山洪暴,或是直接干涸了。

这时候啊,大夫就得瞪大眼睛,仔细分辨,才能找到那藏在脉象背后的秘密。”

有那么些个医生,咱们姑且称他们为“呆萌医生”

吧,他们治病啊,就像是盲人摸象,全凭感觉走。

不知道啥是补法,啥是泻法,更别提深入了解病情了。

结果呢,病人的精气神儿就像秋天的树叶,一天比一天凋零,而那些个邪气啊,就像是找到了组织,成群结队地往病人身体里钻。

这,就是治疗的第一大“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