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明远发现他很不幸地竟然要给宰相写小作文了。
这时他已经将“引经据典”
卡用完,让他再写一篇文绉绉的作文,几乎让他把笔杆咬秃。
明远也想过请师兄弟们帮他润笔,但他现在已经被分在“加强班”
里了,拉下脸去请同窗帮忙,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最终系统1127成功推销给明远一张“润色修辞”
的次卡,又消耗了50点蝴蝶值,写出了一篇符合这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小作文”
,通过薛家父子,递到了王安石手里。
然而王安石那里却始终没有反馈。
薛绍彭和明远一起分析,都猜测王安石对明远提出的新法弊病不是没有察觉,可是明远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教化百姓,让他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监督官吏,避免施政过程中发生错失——这种方案,却是身居百官之首的王安石不太能够接受的。
但无论如何,明远的名字算是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心中都挂上号了。
而且明远和舅舅们一起编的那首童谣,也很快传遍了陕西。
无论是寻常农户,还是普通手工业者小商人,大多明白了“青苗贷”
是个什么,也了解了承担“青苗贷”
之后,背上了什么样的责任。
据说这首童谣也传到了河东各路,具体效果如何,明远就不知道了。
而且这也和他没关系——
他就是来花钱的。
*
十月初,长安便下了第一场雪。
明远的生日便在这日。
他早起先将舒氏娘子请至堂上,自己端正拜过了母亲。
舒氏娘子看不清明远的样子,可是她听了嘴甜的十二娘在一旁叨叨地形容兄长模样如何端正英俊,眼中含泪,却笑得合不拢嘴。
大早上的,薛绍彭就过来向明远道贺,还带了一堆贺礼送给明远,说是自家祖母命人为明远准备下的,末了又偷偷地向明远求了两盒明家特制的“牙膏”
——最近天气转冷,家家户户开始用地炉和火盆,于是薛绍彭就又上火了。
到了傍晚,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都顶风冒雪地来到明家道贺,一起唤他寿星公。
最为熟悉明家的自然是小师弟种师中,不用明远特别招呼,进屋就坐到了离明家“地炉”
最近的地方,同时眼巴巴地望着明远,仿佛在问:明师兄家里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