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习惯于谋定而后动,将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平复躁动的心跳,黎棠回想刚才自己说出口生猛话语,脸上刚退下去的热度卷土重来,臊得不轻。
蒋楼也从里屋出来,冷着一张脸,径直走向水池,拧开龙头,冰凉的水就往头上浇。
黎棠羞愧得抬手捂住脸,半天都缓过来。
高二年级的寒假本就不长,去掉除夕春节,再算上冬令营,就没剩几天。
假期伊始,同学们都在家赶作业,谁也不想到时候玩不尽兴。
黎棠也不例外,白天在栖树和大家一起写作业,晚上在自己房间挑灯夜战,当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一件事上,时间总是过得极快。
转眼到冬令营那天,黎棠起了个大早,背上昨晚和阿姨一起整理的行囊,出门前向妈妈打了声招呼,张昭月提醒他注意安全,有事给她打电话。
“就三天两晚。”
黎棠往上掂了掂背包,“很快就回来了。”
登上前往邻市的大巴,黎棠按照坐公交的习惯坐最后排靠窗的位置,把背包放在旁边占位。
蒋楼是在快发车时才上来,黎棠向他招手,他便走过去坐下。
“你要不要坐窗边?我跟你换。”
黎棠说。
蒋楼说不用。
黎棠打开自己的背包,从里面摸出饮料和薯片,递给蒋楼:“路上吃。”
蒋楼笑了声。
被问到笑什么,蒋楼说:“小学生春游。”
黎棠眨了眨眼睛,很快明白过来,他是在说自己占座位,分零食的举动,像春游的小朋友。
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脸,黎棠把吃的往两人中间的夹缝里一塞,说:“那等饿了再吃。”
比起饿,蒋楼似乎更困。
车开起来没多久,他就双臂抱胸,闭上双眼,呼吸都变得轻而平缓,似乎真的睡着了。
黎棠本就不饿,啃了小半包薯片,无聊到塞上耳机,边看窗外边神游太虚,思绪时而被车子的颠簸拉回现实,忍不住去想今晚住在哪里,还有蒋楼为什么不穿我买的冲锋衣。
半路有同学在车上分发零食,小袋装的糖果,放在纸盒里,从前排依次往后排递,每人拿一袋。
到黎棠这里的时候纸盒刚好空了,前面一排的同学喊道:“没够发,还差一包!”
坐在最前面的一名男生转头,视线扫过黎棠,用足够整车人都能听见的音量说:“这不刚好吗?”
“可是最后面这位同学没拿到。”
“本来就没他的份。”
车内一时鸦雀无声,连自发车起就一直在聊天的几名女生都不说话了。
而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往最后排聚集,突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令黎棠如坐针毡。
他知道为什么会被针对。
那分发零食的男生叫赵郁涛,隔壁(2)班的体委,黎棠最初认识他是在某次周东泽攒的K歌局,他在包厢里带头嘲讽蒋楼是“聋哥”
,他的好朋友,一名叫陈正阳的同学,在旁附和。
问题就出在这个好朋友身上。
赵郁涛能参加冬令营,是因为校篮球队在今年的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他则是校篮球队成员,对学校有特殊贡献。
周东泽也是因此取得了加入冬令营的资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