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91章(第3页)

书里的描写可以说是挖苦透了,不晓得那时何以没有卷进文字狱里去的,或者由于告发的不易措施,因为此外没有确实的证据,假如直说这‘哥罐’的诗是模拟圣制的,恐怕说的人就要先戴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吧。”

书中“媳钗”

两句系咏花,媳妇钗花于须,儿子视俏容而废攻书;兄长插花于罐而闻,嫂子为防微杜渐,以棒击罐而破之。

该书成于乾隆二十九年,其时御制诗流传天下,周说颇有见地。

乾隆第五次南巡至海宁,仍驻陈氏安澜园,有诗云:“安澜易旧名,重驻跸之清……石径虽诘曲,步来哪用寻?无花不具野,有竹与之深”

云云。

又乾隆在海宁半夜中闻潮声雷动,有“睡醒”

一律:“睡醒恰三更,喧闻万马声。

潮来势如此,海宴念徒萦。

微禹乏良策,伤文多愧情。

明当陟尖峤,广益竭吾诫。”

诗中之“文”

字,或系指汉文帝(?)“尖峤”

当指海宁之尖山,乾隆翌日拟往巡游。

但山字平声,碍于平平平仄仄,无奈改用“尖峤”

,盖“峤”

字可平可仄也。

作者恭拟御制两句:“疑为因玉召,忽上峤之高”

,玉者玉皇大帝也,玉如意也,似高不失为乾隆诗体。

乾隆在海宁督修海塘及观潮,作诗极多,有句云:“今日海塘殊昔塘,补偏而已策无良,北坍南涨嗟烧草,水占田区竟变桑。”

海宁有柴塘,力不足以御怒潮,“烧草”

或系指“柴”

,乃乾隆杜撰之典,儒臣难解矣。

“变桑”

当指沧海变桑田,“策无良”

意为无良策。

又有句云:“伍胥文种诚司是,之二人前更属谁?”

相传伍子胥、文种为海宁潮神,乾隆以海潮汹涌,自古已然,于伍文二人之前又属谁管?数年后再到海宁观潮,和前诗云:“设非之二人司是,如是雄威更合谁?”

又海宁观潮诗有句云:“当前也觉有奇讶,闹后本来无事仍。”

意谓海潮涌来之时,也觉十分诧异,但潮水大闹一场之后,仍然无事,“无事仍”

者,“仍无事”

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