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秦能做的只有搜罗六国史书,不许民间私藏。
这样等再过几代人,新生儿就不知六国、也对六国彻底没有归属感了。
秦王政一开始的想法是彻底销毁那些史书,扶苏觉得这样太浪费了。
谁说六国史书只能成为六国旧贵族动摇庶民的工具?他们完全可以反过来,利用史书反将一军。
扶苏把公子高叫了过来,让他去修六国史书。
公子高:“啊???”
扶苏解释道:
“你去将记载中各国君主的昏庸事迹都摘抄出来,编成书册。
学史可以明智,不如就将历史作为官学的必修科目之一吧。”
与之相对的,也要把秦国君主的英明决策也摘录一份,加入其中。
不就是拉踩吗?这个扶苏可太熟练了。
公子高:还、还能这样?
公子高恍恍惚惚地离开了,他得到了长兄的特批,提前从六英宫毕业,去藏书处找了长姐阴嫚。
阴嫚幸灾乐祸地看向他:
“哟,又是个来写教科书的?”
公子高沉痛点头。
阴嫚追问:
“你要写几份?”
公子高数了数:
“可能……至少七份吧?”
战国七雄,各来一份。
阴嫚听完来龙去脉,不怀好意地指点:
“错了,七份怎么够呢?战国虽然只有七雄,可往前数诸侯国数量可远不止七个。”
公子高:“啊?不是吧?!”
阴嫚:“怎么不是?你就说吧,晋国的昏君要不要记录?吴越争霸这么经典,是不是得记?”
阴嫚可有道理了。
她觉得大兄既然想培养大秦自己的高官,那就不能只搞战国七雄之间的拉踩。
学史明智既然这么重要,所以不能只学秦国的优秀经验。
反正别的国家距离那么久远了,也不是被秦灭的,写点他们的优秀事迹也没什么。
只要六国史书的摘选里不提正面典型,那就问题不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