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走过去,跪坐在高渐离身边。
他手把手教她如何用正确地手势持板,又怎样按弦,拨弦,揉弦。
他说话的语气异常柔和,气息吐在瑾娘的耳畔,都像这夜色里的花朵,朦胧难明。
手指有时碰触,瑾娘惊讶地发现,高渐离的手竟如此温暖。
也难怪了。
弹琴的手,若是冷冰冰的。
怎能活动得开。
其实瑾娘学起乐器来是相当有优势的。
古人鼓琴,且不说技巧,识音准便是一大难题,但古静经过专业的视唱练耳训练,这些对于她而言,都易于克服。
她只需弄清楚发音原理和规律,其余的,便不需要高渐离教,她自己亦能弄清楚。
况且筑如古琴,易学难精,入门很容易。
秦时筑只有五弦,忍不住让她想起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感叹来。
天下最有名的琴师高渐离教她击筑,她又怎能不会感到荣幸。
这秦朝多少击筑的乐师,只有高渐离能存其名。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也不知道筑具体要怎么弹,因为筑已经失传了,资料之类的实在太少
筑变成十三弦是唐代的事,马王堆出土的渔阳筑只有五弦,所以我猜秦朝筑也应该是五弦
乐理什么的作者也不太懂……唉,写起来磕磕绊绊的
☆、瞻望星月
月色下,梨花随风轻轻飘落。
高渐离教瑾娘弹的第一支曲子是《礼魂》。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高渐离放慢速度,边击边唱,每一个音都清楚明晰,星月静悬头上。
瑾娘坐在一边,用树枝悄悄在地上将简谱记下来。
这首曲子曲调简单大气,适合初学者。
而且高渐离的声音比蒙肃要好千百倍,因为刻意压低了声调而温柔异常,听得瑾娘心都要化了。
高渐离唱着唱着,突然哽咽,一滴泪毫无预兆地落下,挂在筑弦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