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镇海使团向完颜承裕告辞后,继续南行。
一路上看见金国的兵马都在调动,也不时受到一些金兵的盘查,镇海即出示了完颜承裕的通行手令,果然一路畅通无阻。
又行了十余日,镇海使团来到了金国中都。
金国中都,原名燕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此地,称燕国。
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城,在燕国西南方向,称蓟国。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国,统称为燕京,又称燕都。
秦朝时期将燕京立为广阳郡郡府。
汉武帝时期立为幽州州府,更名为广阳郡。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
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后赵又改设为燕郡。
此后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名称而不变。
隋朝改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又改称为幽州。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与辽国战斗,北宋大败,燕云十六州正式成为辽国领土。
辽国将幽州改为南京,成为辽国陪都,称南京幽都府。
后金太祖领兵攻取辽国南京,更名燕京。
海陵王完颜亮杀金熙宗即位后迁都燕京,更名中都。
完颜亮在辽国南京府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往外扩展,动用了一百二十万人修建,历经两年,重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金国中都仿照北宋东京开封府的规模,在辽国南京府基础上扩建,并建新皇宫。
中都大兴府隶属于中都路,辖有十县,府城区则分东、西部分(当时中都路管理金国中部地区,除管辖中都府外,还管辖十三州共三十九县)。
为使中都繁荣,完颜亮听从汉臣张浩建议,从各地移民至中都,并规定凡是愿意移民中都的百姓,免役十年。
金世宗时期,为了便利漕运,又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开凿东至通州的运粮河。
但因为地势的落差甚大,无法控制水势,运河开成后,很快淤塞。
不久,又将金口河填塞。
为防永定河洪水泛滥,危及京城,金章宗即位后又建成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石桥,以利南北水利交通。
到金章宗后期,中都已经非常繁华。
中都人口过一百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官员、将士及其家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