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同源。
“旡”
的意思是吃饱状态下打嗝的样子,“欠”
就是没吃饱状态下打嗝的样子。
“旡”
字下加一个火字,意为人在吃饱状态下,有了能量这种表现的一种形态。
那么解释下来,“炁”
的本质就是:“炁”
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它的表现特征就像火一样,是维持生命运转的一种能量。
那么再看“物”
的另一部分,实体的“质”
。
“质”
古文写为“質”
。
从“斦(y)”
,从“貝”
。
“斦”
,由双“斤”
构成。
“斤”
字在甲骨文是由正反两个“?”
相交构成。
“?”
在古文中就是“斧”
这个字,也就是斧子的意思。
古文的“斧”
字,从“辛”
,从“卜”
,表示的意思很形象:上古之时的古人,把木棍的一端绑上石凿来做成斧头。
“斦”
的意思就是用两把斧子反复的凿,把物体凿到粉碎的状态的这一个动作。
而“貝”
,就是贝壳,是人类最古老的货币。
那么由古字的构成来看,“質”
的意思就是,贝壳在斧子的反复凿击之下产生的那个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这个最微小的颗粒就是“质”
。
姬无双上一世学化学时学过,原子是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