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匡胤这里更是一言难尽。
甚至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只能咬着牙再次看向无言以对,脸色惨白的赵光义,眼底暗色深沉。
“可真是你的好后代啊。”
的确是没跑,但这议和的内容,可着实叫人心梗!
大宋这脸面,是不是还要再丢几次?
又还能再丢几次!
【澶渊之盟,使得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并且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
【怎么说呢,澶渊之盟听着的确很让人闹心,但是又的的确确为大宋争取了一百年左右的和平时期,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乱,而这期间,也让宋朝得以安心发展经济文化等,其边境也因此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
】
【而其实辽国进攻宋朝,也并非灭国之战。
】
【因为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宋朝缺少了天然战略屏障,一直想要通过武力夺回来,辽国自然是不愿意。
】
【所以这二十五年间,两国之间经常在边境发生战略冲突,其中赵光义致使的几次军事战败,导致宋军在北部失去了主动权,让辽国有机会进攻宋朝领土,使得边境百姓饱经战乱之苦。
】
【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举兵南下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在掌握了进攻主动权之后,想要迫使宋朝主动向辽国求和。
】
李世民再次狠狠蹙眉,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次军事失败,就可能导致战局发生逆转,更何况是几次军事战败!
而这宋朝的对手……
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
听天幕所说的这位辽国萧太后,确实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掌握向宋朝进攻的主动权,那亲自举兵南下的目的,岂不是为了——
【萧太后想通过战争的方式,为辽国在与宋朝的谈判上增加筹码。
】
【毕竟常年战争下,岂止是宋朝饱经战乱之苦,就算掌握着进攻主动权,恐怕对于辽国而言,也是弊大于利的处境。
】
【再加上萧太后想要在辽国历史上留下属于她的光辉一页,以及想要在她晚年解决宋辽之间的边境问题,而主动向宋朝讲和,那必然是不可取的,于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辽国举兵南下,想要借此迫使宋朝主动低头求和。
】
【而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的亲征,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