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胡惟庸案的主要症结在于——其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胡惟庸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种行为,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以及皇权恐怕旁落的危机。
】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了一声,就这等宰相,实属宰了都不为过。
【于是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
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朱元璋又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
【在这之后,又以胡惟庸通倭以及通元之罪,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
】
现在是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
还活着的众人:“……”
朱元璋:“……”
他真的好想捂脸。
这说说是也好,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
也好多……
【这里想说的重点不是胡惟庸死,也不是“胡狱”
,而是胡惟庸死后,这还不是结束——】
【比如在做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真的觉得好心累,于是他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即砍掉宰相这个职位!
】
【还有就是,明朝建立不久之后,却发生了所谓胡惟庸“通倭叛国”
的大案,这件大案的节点是胡惟庸暗中勾结倭寇,妄图推翻明政权自立为王,加上当时倭寇作为一种威胁明朝的外部势力,确实不容小觑……】
【因这一时期,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许多日本浪人徘徊于我国沿海一带,从事海盗活动,频频袭扰明朝沿海地区。
】
【于是种种因素叠加起来——
以及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朱元璋最终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政令,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
】
秦王宫。
嬴政等人不禁冷哼,倭寇……日本!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