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河是从二十公里外的高山流下,山体落差1500米,这是绝佳的水电站选址。
现在工程队正在建水力发电站,等建好后可满足市区基础用电。
其他工程队也在四周建光能发电站,这些光主要元古恒星,这是元古星系光能热能的主要来源。
两人聊了一会儿后,秦英乘着小型飞车离开,她刚走到一半,见远处山上有不少白点。
“邹教授。”
秦英走了过来。
为首男子名为邹河,龙夏资深土壤专家,曾在陕省农业站工作十年,两人在番茄种子的时候见过面。
“秦秘书。”
邹河正在记录土壤数据,见到秦音后抬头。
“研究的怎么样了?”
秦英看着几人的动作问。
此时研究团拿了十几个麻袋,里面是一些土壤牧草。
“土地比较干,改良一下能种。”
一个城市除了水源,还需要必备的食物,他们农业研究团,跟着第三批开荒队过来的。
他在龙夏时看过艾兰特土壤资料。
艾兰特贫瘠荒芜,但有种植植物的条件。
他在艾兰特星研究的一周,其他不说,这里肯定能种一些沙葱红薯。
他对比亚里卡出售星球的原因十分好奇,调查后发现,比亚里卡没有开发农业的原因很简单:没有适应艾兰特的种子。
元古星际的种子十分贫瘠,这也渐渐印证研究组猜测:蓝星可能是元古古星物种最丰富的一块碎片。
“这个给你。”
邹河给了秦英一张清单,这是农业组的采购器材。
“我跟王指挥报备过了,有农业预算。”
邹河补充说道。
为了便于管理,艾兰特现分七个小组:研究组,管理部,城建工程组,水电站,钢铁厂,农业组,星际探索组。
这是简单的小组划分,等长安市正式建造,会把龙夏的组织结构转移过来,这样也方便一个城市的合理运营。
秦英回到基地,又收到其他小组的盖章清单。
她把这些清单收起来,第二天一早,和马亚东五人前往比亚里卡。
“紫色星云!”
“真漂亮!”
……
马亚东刘明和赵小亮熟悉四周,秦英则耐心的观察飞船操控台。
她跟赵小亮会五小时一倒班,她看了一会儿,旁边多了一杯牛奶。
秦英抬头,徐璐拿着一张撕开的牛奶包装袋站在旁边。
“我儿子塞给我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