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既是对李承乾的惩罚,也是对他的保护。
李世民知道,李承乾的伤势确实严重,继续留在辽东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李承乾反思自己的过失,重新振作起来。
李承乾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父皇的用意,也感激父皇的宽容。
于是,他强忍着泪水,哽咽着说道:“儿臣谢父皇体恤。”
说完,便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退出了府衙。
而在遥远的河北草原上,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程处默和魏叔玉领着一千黑骑,静静地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因为他们知道,这场会面将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命运。
“大哥也真是的,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灭了范阳卢氏多痛快!”
程处默忍不住抱怨道。
他性格直爽,不喜欢拐弯抹角。
在他看来,范阳卢氏这样的土族势力,就应该被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魏叔玉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非不能,而是不愿。
大哥要进行的是一场改革,而非简单的暴力征服。
如果现在灭了范阳卢氏,虽然能暂时树立皇权的威严,但也会让朝廷元气大伤,甚至引更多的反抗。
而且,这样的改革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引连锁反应,最终受害的还是无辜的百姓。”
就在这时,一阵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突厥骑兵如同黑色的洪流一般席卷而来,领兵的正是突厥草原的明珠——阿史那飞燕。
她的到来,让程处默和魏叔玉都感到意外。
他们知道,阿史那飞燕是吴王的仰慕者,她的到来,必然与吴王有关。
“吴王有新的命令吗?”
阿史那飞燕来到后,直接问道。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因为她知道,吴王的命令将决定她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魏叔玉点了点头,将一封吴王的亲笔书信递给了阿史那飞燕。
“公主应该识得我太哥的笔迹。”
他说道。
阿史那飞燕接过书信,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
“是吴王的笔迹,既然他要我坐壁观战,我没有意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